返回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老熟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怀大宋的天下义士如何能够答应?

    于是江南和巴蜀地区率先竖起叛旗,纷纷拥立一群来历不明的赵氏后裔另立朝廷。

    他们敢这么做,是因为有地利可以依仗,不怕同样伤了元气的武家军打过来。

    再往北的两淮可没有长江天险,也没有崇山峻岭!

    于是这些地方的官员和大族,便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应对态度。

    即承认长公主府,但不遵汴梁政令;上缴赋税,却又每年都不足额;养兵自守,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说白了就是事实上的武装割据!

    汴梁方面对此竟也默认了,并没有派兵征讨。

    这在刘延庆这种老江湖眼中,就是武力不足之下的变相妥协。

    三年下来,两淮一线俨然成了汴梁和江南之间的战略缓冲带。

    想到这几年的经历,刘延庆的心里便既复杂又憋闷。

    当年北伐兵败,还差一点儿坑死投诚的郭药师,朝廷以丧师之罪将他贬至筠州【今江西高安县】安置。

    当时刘延庆虽然憋闷却也不太在乎。

    刘家是西北大族、世代将门,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花钱上下打点一番,这事儿很快就会过去,稍稍得个由头便能起复。

    事情的发展果然也如他所料,不到半年,自己便从一介庶民重新成了镇海军节度使【辖区在长江以北,大致是今天的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

    可就在刘延庆满心希望的等着下一步重归西军的时候,金军南下了。

    这厮虽然私心重,打仗也不行,倒也不是个完全的坏人,得讯后立即率部启程勤王。

    不过当时他手下的都是地方厢军,战斗力嘛......你懂的,距离汴梁还有百里就被金军击溃了!

    而后汴梁大战,金军北逃,论起来刘延庆就算没有功劳也算是有苦劳。

    可惜,击败金军的是武从文......

    第一次北伐时,还是个不入流小官的对方就狠狠坑了他一把,要不是童贯偏帮,两边当时就干起来了!

    可虽然没有真动手,这脸却是已经彻底翻了。

    刘延庆以己度人,认定了姓武的绝不会放过自己。

    他又深知武家军的战力,不敢像其他江北势力那样割据自守。

    适逢童贯、董云南下另立朝廷,急需他这样有实力的北人支持,便顺势南下投了临安。

    刘延庆这种老西军出身,又家学渊源的人,与契丹、女真对阵不够看,打打江南各地的民团还是没有问题的,很快就成为了军中支柱。

    和韩世忠、刘琦、张俊并称弘光朝的“中兴四将”,独领一军屯驻舒州【今安徽安庆地区】。

    按说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可要比原来在西军中高多了,荣华富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西北两路都是众所周知的贫瘠之地。

    可惜北边还有个武从文!

    胆小的人往往自私,自私的人通常心思多,心思多则意味着很多事情会比旁人看得更加通透。

    若是金人占了江北,南北两边还有可能划江而治,因为面对异族,江南各地能够最大程度的同仇敌忾!

    可现在占据汴梁的是姓武的,他可是汉人,手里还有个四不像的长公主府,要是不想着一统天下就他妈见鬼了!

    查查史书,就算是魏晋南北朝,或者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各家势力也没有不想着统一的,那就是刻在那片土地上人们骨子里的执念!

    江南呢......

    反正刘延庆是没听说过有自南而北统一的先例,哪怕一次都没有!喜欢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请大家收藏:

第383章 老熟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