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城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章 “无一遗漏?”“无一遗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宗钦的府邸,今日可谓高朋满座,然而细观来宾,十之七八皆是昔日降魏北上的河西文武臣工。宋繇、索敞、阴兴、阚骃、胡叟等人俱在席间,而原本平城的官员却寥寥无几。

    nbsp纵是时过境迁,两种出身背景的臣工之间,仍有不可言说的隔阂。

    nbsp拓跋月不禁暗生感慨。

    nbsp见武威公主携驸马李云从前来,为宗钦贺寿,在座宾朋皆纷纷起身,行礼致意。

    nbsp他们心中清楚,这位曾经的河西王后、如今的大魏公主,已在她能力范围内尽力关照旧人,多次在至尊面前为他们进言。

    nbsp只是皇帝拓跋焘雄才大略,用人既重才干,更重出身,难免对河西旧臣怀有几分天然的警惕,未能全然信任重用,此非公主一人之力可扭转。

    nbsp一干河西文武,对公主的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唯独阴兴,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冷淡,只是微微颔首致意,便自顾饮酒,仿佛置身事外。

    nbsp席间,阚骃特意来到拓跋月席前敬酒,面上难掩喜色:“公主殿下,托您的福,仆所撰《十三州志》,历时数载,如今已近完结了。”

    nbsp闻言,拓跋月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nbsp她深知这部着作的价值。

    nbsp自汉武帝划分十三州郡以来,州制几经变迁,至东汉末年定型为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益、凉、并、幽、交十三州。

    nbsp阚骃以此为纲要,撰述全国地理总志,详考山川形势、郡县沿革、风土人情。在这南北分裂、政权林立的乱世,此举无疑寄托着四海统一的热盼。

    nbsp多年来,拓跋月一直私下资助阚骃纸墨书籍、蔬果米粮,助其完成这一宏愿。

    nbsp“此乃千秋功业!阚先生必因此书而名垂青史!”拓跋月举杯,语气诚挚,“待大作彻底完成之日,我定当亲自向至尊举荐,使我大魏文治之光,光耀四海。”

    nbsp阚骃激动得连声道谢,周遭知悉此事的河西文士,也纷纷投来敬慕的眼神。

    nbsp一时间,宴席气氛颇为热络,丝竹声沸,洋洋盈耳,主宾尽欢。

    nbsp酒过三巡,宴席渐散。

    nbsp宗钦是明白人,早已看出公主与驸马今日亲自登门,绝非仅为贺寿这般简单。

    nbsp他寻了个由头,将其他宾客一一送走,独独请拓跋月与李云从移步至书房叙话。

    nbsp书房门一关,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nbsp宗钦亲自为二人烹茶,神色平静地开口:“公主殿下,驸马都尉,今日驾临寒舍,想必另有要事。但请直言,老臣若能效力,定不推辞。”

    nbsp拓跋月与李云从对视一眼,也不再迂回。

    nbsp拓跋月轻叹一声,便将心中担忧尽数道出:《国史》之中,载录了哪些早期旧俗,这些载录恐会招惹祸端。

    nbsp听罢,宗钦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nbsp半晌,宗钦才皱着眉,回道:“早期旧俗,尽皆着录。”

    nbsp闻言,拓跋月、李云从面面相觑,心中升起一股寒意。

    nbsp拓跋月追问道:“无一遗漏?”

    nbsp宗钦面有惭色,缓缓道:“无一遗漏。殿下所虑,老臣岂能不知?编纂期间,我等亦曾有过疑虑。然崔司徒总揽全局,态度坚决,反复强调至尊‘务从实录之旨意,认为修史贵在真实,不可因避讳而任意删改史实,否则便是失职,愧对后世。”

    nbsp顿了顿,他声音压得更低些,带着

第二百六十五章 “无一遗漏?”“无一遗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