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僵持消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的凄惨,来的危险...
北伐僵持无功,境内黄巾死灰复燃,地方诸侯拥兵自重,西部羌胡联军越过长安,进掠关中三辅,朝廷威严扫地...
大汉这个泥足巨人,已然有了王朝末日的景象,还不是一种,而是多种乱象频出...
李信听着众人的吹捧,就连往日里压抑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他喝了口热气,继而道:“西南战线,暂时无忧,给丁原老贼,一百个胆子,估计也不敢这个时候生事...”
“我所虑者,无非是太行方向,徐晃和杨俊二位将军,能否挡住朝廷主攻压力...”
“地偏民贫的并州,又能否耗得过,物产丰富的冀州,乃至中原...”
冀州可是大汉,除了司州之外,人口最昌盛,物产最丰富的第二大州...
其中的战争潜力,比之夏军治下的河套,还要来的强盛...
再加上,常山战场,就在冀州旁边,物资就近运输,不惧损耗...
“主公!”贾诩适时拱手,给李信鼓气道:“冀州虽然富庶,但前番黄巾动乱,与朝廷各路大军,在境内酣战肆虐...”
“其中安平、乐陵、平原、清河、阳平、广平、巨鹿、中山、河间等地,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兵祸...”
“民力疲乏,府库枯竭,短时间内恢复都难,更别说供给前线战场,给各方输血...”
说到这里,贾诩顿了顿道:“至于东南方向,我军有山水地利,城池险关为拒,太行八陉为屏,固守无虑...”
“且淇水战场方向,董卓、孙雍、刘岱、张邈、曹操、袁绍等人,在经过前期的损兵折将后,已然放缓了攻势...”
“而常山战场,同样稳固如磐石,王芬虽然攻势如火,却连徐晃的第一道防线都未曾突破,依然在常山境内打转...”
“东部刘虞倒是勇猛,但其在渔阳一战损兵过甚,如今屯兵于上谷城外僵持...”
“而且我军的狗咬狗战略虽未完成,但东部魁头,依然率领十万铁骑,在幽州辽东地区虎视眈眈…”
“这种情况下,刘虞别说进军上谷,能保证后方不失,已是天幸…”
贾诩声音平静,不急不缓,给李信剖析着,南北当前的战况,以及形势走向...
自从逢纪壮烈牺牲后,贾诩便接手了对方的情报工作,每天从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信息汇总下...
论对汉军各部情报,和当下战场局势的了解,在场的众人,没有人比的上他...
甚至就连李信这个主公,都未必有他了解的多,了解到更清楚...
可以说,如今太行防线,有徐晃这员守成将领坐镇,基本是稳如泰山山,固若金汤...
东部方向有黄绍,这员夏军宿将坐镇,刘虞军团面临的境遇,与王芬的中央军相差不大...
甚至可能还要更加不如,因为夏军前番迁民,将整个幽州内陆那些繁华重郡,几乎一股脑搬空,更遑论给其补给输血...
刘虞的二十万大军,看着挺唬人,实际上连最基础的物资供应都保障不了,何谈战力...
而且还有东部鲜卑,魁头的十数万铁骑,在后方牵制精力。
迫使朝廷不得不将公孙度,和公孙瓒这两位边将,调到辽东右北等方向布防…
因为相对于李信的夏军,东部鲜卑的实力,和威胁性,丝毫不弱…
如果魁头突破东部防线,进略幽州,将战果扩大,可能会将在西线僵持的胡人联军,给吸引过来。
要知道,那可是百万大军,还多是骑兵,不要多,哪怕分兵十分之一,就够朝廷喝一壶的了。
至少,若有机可趁,丁零扶余乃至三韩这些东北部族,会毫不犹豫的派军南下,跟着鲜卑人打秋风…
如此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分出精力和兵力,在东北方向布防,如此大大减轻了夏军东线负担。
至于河套南部的战事,随着夏军三十万主力退回黄河以南,撤入内套平原...
渭水流域的丁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吕布等人也不再挥兵强攻,而是小心翼翼地维持战事现状,不敢过度刺激夏军。
因为河套北方战线收缩,夏军主力向内转移,如今的河内平原,汇聚着夏军各部,将近四十万大军...
如果再加上,北地郡臧霸的三万六千云中军团,南郡的八万新军后援,美稷城有伊礼的十万整编新兵驻扎...
黄河南岸,郭藴兵团三十多万整编兵团,再加上韩忠的十二万八旗扈从军与狼骑精锐,林林总总汇聚了夏军百分之七十的兵力...
两大主力军团,与两大地方兵团,皆是经过战场磨练出来的精锐战兵,四十万只多不少...
这种情况下,丁原手中纵使有十万大军,也不敢异动,生怕刺激到李屠夫那颗敏感的心。
无论是朝廷,还是丁原,亦或者是李屠夫都心知肚明,河套南线无战事,夏军也乐见其成。
甚至为了应对北方,即将到来的决战,李信在调遣伊礼新军,南下支援换防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抽调云中军团的精锐力量北上。
第103章 僵持消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