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9章 唐朝三大人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撰《六典》及《文纂》。

    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

    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

    善草隶,草书用笔酣畅淋漓,当世称重,与张旭、怀素称“唐草三杰”;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十九首。

    ......

    【叮,使用特殊人才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唐朝名臣高适!

    植入身份为:高颎之子,现担任兵部官员!】

    【叮,扫描完毕!

    高适

    武力:90

    统帅:82

    智力:93

    政治:91

    文学:101

    神兵利器:无

    神驹宝马:无】

    高适(704年—765年,详见人物争议目录),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早年家贫潦倒,壮年时期多寓居梁宋一带,曾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

    近50岁时经张九皋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不久辞去。

    后得哥舒翰赏识,入河西幕府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陷落后曾请缨守长安,未果,在玄宗西逃后间道追之,升侍御史。

    至德元载,玄宗封诸王分镇天下,高适切谏不可,升谏议大夫,后被肃宗召见,分析江东局势,肃宗奇之,任为御史大夫兼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平永王之乱。

    高适为官“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权宦李辅国忌其才,数加诋毁,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后历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渤海侯,谥号“忠”。

    高适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既承载了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流露出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异的特质。

    他在第一次长安应试失意之后,选择客居宋中,此时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滋生的深沉的失落与悲慨,使得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苍凉与悲切的艺术风格。

    游于燕赵之时,诗人所见多令人愤怨之事,他以饱含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蓟门行五首》等一系列揭露现实的诗作。

    寓居淇上之时,他有感于田园生活,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山水田园诗作。

    着有《别韦参军》《燕歌行》《别董大》《封丘作》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人日寄杜二拾遗》等。

    “韩愈、贺知章、高适三人皆是大才啊,有文学有能力,确实是不错啊!”张符看着这三位大诗人很是高兴,大明诗词三百首指日可待啊!喜欢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请大家收藏:

第539章 唐朝三大人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