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英使觐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员,也对马戛尔尼勋爵的妥协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大英帝国的背叛。礼仪之争再次陷入复杂的局面,使团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随着礼仪之争的持续发酵,使团与清政府之间的信任基础开始动摇。在等待觐见乾隆皇帝的日子里,双方表面上依旧保持着礼貌,但暗中却充满了戒备。
马戛尔尼勋爵察觉到了这种紧张的氛围,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礼仪问题,顺利完成觐见,不仅此次出使的目标将化为泡影,再加上英印军队参战廓尔克战争,甚至可能引发中英两国之间的不愉快。他心急如焚,却又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清政府内部对于如何对待马戛尔尼使团也产生了分歧。一些保守派官员坚决主张维护传统礼仪,认为若对洋人让步,将会损害天朝上国的威严。而一些相对开明的官员则担心,过度坚持礼仪会错失与西方交流合作的机会,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各种谣言也开始在京城内外流传。有人说洋人此次前来心怀不轨,是想窥探中国的虚实;也有人说马戛尔尼使团傲慢无礼,根本没有诚意与中国交好。这些谣言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使团的反感与警惕。
马戛尔尼勋爵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他一方面要安抚使团成员的情绪,防止内部出现混乱;另一方面,还要努力与清政府沟通,寻求解决礼仪问题的最终方案。在这重重压力之下,他能否找到一条出路,顺利实现与乾隆皇帝的会面,进而开启中英友好交流的大门呢?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而使团在北京的日子,也变得愈发艰难起来。
在礼仪之争的漩涡中挣扎多日后,马戛尔尼勋爵与清政府的协商终于迎来了转机。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与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马戛尔尼勋爵在觐见乾隆皇帝时,行单膝跪地、免冠鞠躬之礼,同时呈上国书与礼物。这一方案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马戛尔尼勋爵所坚持的大英帝国礼仪特色,又兼顾了中国朝廷对于皇帝尊严和传统礼仪的要求。
得知这一消息后,马戛尔尼勋爵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深知,虽然这一结果并非完全如自己所愿,但在当前的形势下,已经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他立即召集使团成员,向大家通报了这一决定,并强调此次觐见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使团成员们听闻后,虽然仍有部分人对此方案心存不满,但在马戛尔尼勋爵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接受了安排。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为觐见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精心整理着装,反复练习礼仪动作,确保在觐见时能够展现出大英帝国的风采与素养。
而清政府方面,也在为乾隆皇帝的接见做着周密的部署。宫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装饰得金碧辉煌。礼部官员们更是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从觐见的流程到仪式的安排,都进行了反复的演练,以确保整个过程庄重、得体,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严。
乾隆五十八年
八月
,马戛尔尼勋爵率领使团成员,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前往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清晨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他们严肃而庄重的神情。
当使团进入行宫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为震撼。宏伟的宫殿错落有致,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宫殿前的广场上,排列着整齐的仪仗队,士兵们身着华丽的铠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马戛尔尼勋爵一行来到了乾隆皇帝所在的大殿前。此时,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面容威严而又慈祥。马戛尔尼勋爵按照事先商定的礼仪,单膝跪地,免冠鞠躬,向乾隆皇帝呈上了大英帝国国王的国书以及精心准备的礼物。
乾隆皇帝接过国书,仔细端详着这位来自远方的使节,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马戛尔尼勋爵趁机通过翻译,向乾隆皇帝表达了大英帝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扩大贸易往来的意愿。他言辞恳切,详细阐述了中英合作所能带来的诸多益处,希望乾隆皇帝能够予以考虑。
乾隆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待马戛尔尼勋爵说完后,他缓缓开口,对大英帝国使团的远道而来表示了欢迎,并对他们带来的礼物表示赞赏。但对于马戛尔尼勋爵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和扩大贸易的请求,乾隆皇帝并未当场给出明确的答复。
觐见结束后,马戛尔尼勋爵心中有些失落,但他并未完全绝望。他觉得,虽然乾隆皇帝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请求,但至少态度还算友善,这或许意味着还有进一步协商的可能。
在热河行宫的日子里,马戛尔尼勋爵一边等待着乾隆皇帝的最终答复,一边与清政府的官员们进行着交流。他试图通过与官员们的沟通,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同时也向他们介绍大英帝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希望能够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第166章 英使觐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