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纱劫血墨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6)[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个兵卒正用树枝画着新的烽燧图,笔画虽糙,却比任何布防图都实在。阿虎坐在门槛上擦拭新弓,见谢明砚进来,突然直起身,胳膊上的新伤还没好,眼里却亮得像星:“先生,这弓能射穿三层甲,往后鞑靼再来,咱不用躲着了!”他猛地指向窗外,那里的菜园里,赵校尉正教孩童种桃树,树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往上长的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三)堡外春声

    nbsp暖阳里,谢明砚的手抚过新学堂的土墙,掌心贴着的泥粒带着潮气,像摸着无数双踏实的手。阿砚从地窖里搬出最后一箱书,膝盖磕在台阶上,发出“咚”的轻响,他怀里的《春秋》新注本滑出来,书页上的批注墨迹未干,写着“乱极则治,寒极则春”。

    nbsp“这边!”林羽的铁链勾住新打的井架,往旁边拽,井绳“咯吱”转动,吊桶里晃出的清水,映着蓝天像块碎玉,被谢明砚伸手接住时,指尖正触到水面漂着的桃花瓣,是春桃托人带的种子发的芽。

    nbsp谢明砚望着堡外的田野,眼里的景象让人心里发暖:新翻的土地上,流民在撒麦种,汗珠滴进土里,冒出细小的泡;刚盖的土坯房上,工匠在钉新瓦,锤声“当当”响,惊飞了檐下的燕;堡边的空地上,兵卒在教孩童射箭,弓弦“嘣”地弹起,箭尖擦着靶心飞过,扎进地里的瞬间,带起片新泥。

    nbsp“这是劫后的新生。”林羽捡起支掉落的箭,箭尾缠着的红绳被风吹得飘起,和圣女祠的平安结一个模样,他把箭递给阿虎,阿虎的指腹在箭杆上摩挲,像摸着块稀世的玉,“去年的血没白流,今年的春才这么实在。”

    nbsp赵校尉突然吹了声口哨,堡门大开,几十个民夫扛着新木料走进来,为首的正是黑风寨投降的喽啰,他肩上的木料压得咯吱响,脸上却笑开了花:“赵大人,这木料够盖三间学堂,俺们都商量好了,往后娃们读书,俺们来守着!”

    nbsp“阿虎!”春桃的未婚夫举着个新绣的箭囊跑来,囊上绣着朵桃花,花瓣里藏着个小小的“边”字,“春桃说让你好好守边,等秋天桃熟了,她亲自送来!”阿虎接过箭囊,往腰上一系,拉满弓弦对着远处的靶心,箭羽在阳光下闪着光,眼里的劲像要把整个春天射进土里:“告诉她,等桃熟时,咱靖边堡的麦子也该收了,请她来吃新麦饼!”

    nbsp田埂上的人们被这声喊说得红了眼,有的往地里撒种更勤了,有的往房上钉瓦更稳了,连学堂里的孩童都把书读得更响了,读书声混着风声、锤声、笑声,在靖边堡的上空荡开,像首最实在的歌——那是被苦难淬炼过的,对日子的热望。

    nbsp(四)风暖人间

    nbsp天擦黑时,晚霞把靖边堡染成金红,远处的长城像条醒过来的龙。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来,混着麦香和泥土气,飘得老远。赵校尉被民夫们拉着喝新酿的米酒,粗瓷碗碰在一起“当当”响,他脸上的疤痕在晚霞里泛着光,像块被岁月磨亮的铁:“去年这时候,咱还在枯井里捞甲片,今年就能在学堂里教娃认字……这世道,总算对得住咱流的血。”

    nbsp莲禾蹲在菜园里,把最后一粒桃树种进土里,用脚轻轻踩实,嫩芽在暮色里微微晃,像在跟她点头。“种好了。”她看着兵卒们在堡外燃起篝火,新打的兵器在火边擦得发亮,映着人们的笑脸,“旧的劫数,旧的伤痛,都该埋进土里。”

    nbsp巡抚的新告示贴在堡门的墙上,红纸被春风吹得哗哗响,却字字清楚:“靖边堡增设屯田,凡来此定居者皆分田百亩,孩童免费入学,兵民共守,边地永靖,谁也扰不了。”谢明砚站在堡门口,看着人们在篝火边载歌载舞,有的在教新迁来的流民唱山歌,有的在给孩童讲长城的故事,月光透过云层落在他们脸上,虽然带着疤,眼里却有了光——那是比任何“靖边旗”都实在的,人间安稳的暖。

    nbsp阿砚坐在学堂的油灯下,给新课本写批注,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他抬头对谢明砚笑,鬓角的墨渍还没擦,却像颗刚洗过的星:“先生,史书会记下这个春天,记下这些从苦难里钻出来的绿,也记下这世道终究会往暖里走。”

    nbsp风掠过靖边堡的田野,带着新麦的清香和桃花的甜,真正的边,从不在城墙的砖缝里,在守边人的脚下,在百姓的心里。只要心里有春,再冷的寒冬,也挡不住种子破土的劲。

    喜欢。

第281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6)[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