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纱劫血墨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5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10)[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客讲靖边堡的事,唾沫星子溅在茶碗里,混着点茶叶的香。春桃的远房表姐坐在茶炉边,见谢明砚进来,突然直起身,围裙上的茶渍还没擦,眼里却亮得像星:“先生,这新茶炒好了给阿虎他们寄去,比去年的嫩,边塞喝着解腻!”她猛地指向院里,那里的竹竿上,晾着些新染的蓝布,是给船工做新衣裳的,布角绣着江浪,针脚比去年的更活。

    nbsp(三)镇外帆远

    nbsp暖阳里,谢明砚的手抚过茶坊的柜台,木面上的茶渍深浅不一,是无数个茶盏磨出的暖。阿砚从后屋搬出摞新刻的《水经注》,书脊的字刚上了蜡,书香漫出来的瞬间,他怀里的船期表滑落在地,纸页上的墨迹未干,记着“听涛镇,茶百斤,锦五十匹,皆送靖边堡,运费全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边!”林羽的铁链勾住镇口的旗杆,往旁边拽,旗杆“咯吱”转动,挂着的“江安”旗迎风展开,被谢明砚抬头望见时,旗角的补疤里露出点布——是春桃绣的桃花,早被江风吹得发白。

    nbsp谢明砚望着江上的船队,眼里的景象让人心里发暖:启航的商船扯起白帆,帆影落在水里像只大鸟;挑茶的脚夫往船上赶,扁担晃出的弧度映着蓝天像座桥;茶馆里的船工猜拳行令,酒碗碰撞的脆响里,混着孩童的笑,比任何战报都让人安心。

    nbsp“这是劫后的舒展。”林羽拿起块茶饼凑近闻,香得眯起眼,和去年古镇的萧索比,像换了个天地,“停摆的船能启航,打结的心能解开,这才是日子该有的样。”

    nbsp掌柜突然敲响了铜锣,镇里的人们往码头涌去,为首的是靖边堡来的信使,他怀里的包袱捆得紧实,上面盖着“平安”的印,脸上的风霜挡不住笑:“表姐,阿虎哥让俺捎的狼牙哨到了,说江里的风大,吹哨子能聚人!”

    nbsp“张掌柜!”桃溪村来的货郎撑着船靠岸,船板上堆着新摘的桃,筐沿的竹篾歪歪扭扭,“这是晚熟的‘胭脂桃,春桃说镇上的茶配着吃最香,俺多带了两筐!”茶坊掌柜接过桃筐,往江里扔了个最大的,惊起群鱼,突然红了眼眶,却笑着往船上搬茶:“告诉春桃,等秋水涨了,俺们驾船去靖边堡,给弟兄们炖江鱼吃!”

    nbsp码头上的人们被这声喊说得红了眼,有的往船上搬茶更勤了,有的给信使塞干粮更实了,连说书先生都把故事讲得更欢了,醒木声混着江涛、橹声、笑声,在听涛镇的上空绕,像首最悠长的歌——那是被苦难浸透过的,江镇相依的暖。

    nbsp(四)江风送暖

    nbsp天擦黑时,晚霞把江面染成金红,远处的商船披着余晖顺流而下,船灯点点像落进江里的星。货郎们摇着橹往回赶,船板上的桃筐晃出甜香,橹声搅起的涟漪里,漂着片荷叶,是莲禾刚扔的。听涛镇的老船工抱着壶老酒,坐在“临江”碑前,他的指腹一遍遍抚过碑上的青苔,眼里的泪混着晚霞的光,砸在碑上的“安”字上,晕开一小片湿:“去年还在江里捞军火,今年能载着茶去边塞……这江,总算肯养人了。”

    nbsp莲禾蹲在码头的石阶上,把颗桃核扔进江里,核子打着旋漂向远方,像颗会游的种子。“流远了。”她看着船工们把渔网晾在黄葛树上,江风带着水汽的清,“停摆的船,流动的水,都该往前去。”

    nbsp巡抚的告示贴在石桥上,黄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却字字清楚:“听涛镇设江防营,护商船往来,凡渔民船工皆可领补贴,江上交易公平,谁也欺不了。”谢明砚站在码头边,看着人们在灯下清点货物,有的往船舱里装新茶,有的给远亲写平安信,月光透过黄葛树叶落在他们脸上,虽然带着倦,眼里却有了光——那是比任何“临江”碑都实在的,江镇相依的暖。

    nbsp阿砚坐在油灯下,给靖边堡的阿虎写回信,信纸边角画着江船,帆上写着“江塞同天”。他抬头对谢明砚笑,笔尖的墨滴在纸上,像颗小小的星:“先生,史书会记下这个夏天,记下这江镇里藏着的暖,也记下这世道终究会连成片。”

    nbsp风掠过听涛镇的江面,带着茶香的醇厚和荷香的清,真正的镇,从不在石板上,在江与岸的相依里,在人与水的共生里。只要人心向着安,再险的滩,也挡不住船儿往远走。

    喜欢。

第285章 宗教复辟案之烽燧堡劫(10)[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