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淮洪惊涛(1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十七)汛来不惊
nbsp入夏后,淮河的水位逐渐上升,宛如一匹被微风吹拂而鼓起的绿色绸缎,紧贴着新修筑的堤坝缓缓流淌。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百姓们并未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相反,他们显得格外镇定自若。
nbsp只见蒙族的汉子们身扛铁锹,在堤坝上迈着坚定的步伐巡逻,警惕地观察着河水的动静;汉族的农妇们则手提竹篮,里面装满了清凉的井水,为劳作的人们送去解渴的甘露;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跟在大人们身后,兴高采烈地捡起石子,将堤坝上的缝隙填得严严实实,同时嘴里还不停地高喊着:“水来也不怕,咱的堤是铁打的!”
nbsp谢明砚静静地站在一块石碑旁,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周衡身上。周衡正带领着一群人仔细检查着堤身,他手中的木锤不时地敲击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咚咚”声,仿佛是在为这座堤坝把诊问脉。
nbsp“谢大人,您听听这声音。”周衡直起身子,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恰好滴落在石碑上的“共”字上,瞬间晕染出一小片湿润。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接着说道,“这声音比三年前要坚实多了,这说明石料里掺杂的糯米灰浆质量非常好,坚硬得简直可以当作磨刀石来使用。”
nbsp巴图赶着马队往堤上运沙袋,枣红马的背上驮着鼓鼓囊囊的袋子,袋口露出的稻草在风里飘。“俺让其其格把毡房挪到高坡了,”他往远处指,“但这沙袋就是备着看的,咱的堤,用不上!”他媳妇正带着蒙族妇人往堤边种芦苇,芦苇的根须能固土,是莲禾从望胡城带来的法子。
nbsp莲禾蹲在水边,用竹竿量水位,竹竿上的红刻度线浸在水里三寸,却比去年同期低了半尺。“先生您看,”她指着水底的石笼,笼里的碎石被水流冲得发亮,“这是用赵奎盐仓的废石料编的,比木桩顶用,巴特尔说望胡河也该这么修。”淮妇的孩子举着块鹅卵石,往石笼里塞,说是“给堤坝加块骨头”。
nbsp傍晚时分,乌云压了过来,雨“噼啪”打在堤上的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像撒了把碎银。百姓们聚在堤边的窝棚里,周衡的媳妇煮了锅糜子粥,里面掺着桃干,甜香混着烟火气,在雨幕里漫开。李婶用蒙语讲着三年前的洪水,其其格的儿子瞪大眼睛问:“那现在的水咋不敢来?”引得众人笑起来。
nbsp“因为咱心齐了,”谢明砚往孩子碗里添了勺粥,“水怕的不是石头,是拧成一股的劲儿。”他往窗外望,雨里的堤坝像条青色的龙,稳稳卧在淮河岸边,碑上的“汉蒙共筑”四个字被雨水洗得格外红,像颗跳动的心脏。
nbsp(二十八)涛声作歌
nbsp大暑那日,淮河涨了
第316章 淮洪惊涛(1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