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纱劫血墨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7章 奴市惊尘(10)[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望胡坡的味,撒到更远的地方去。

    nbsp(六)岁暮相传

    nbsp冬至前夜,望胡坡飘起了细雪,像撒了把盐,轻轻盖在共学堂的屋顶上。暖棚里的火塘烧得正旺,孩子们围着谢明砚,听他讲淮河的故事,讲草原的传说。蒙族的阿婆们坐在角落,用羊毛线给孩子们织手套,汉族的媳妇们则往灶里添柴,锅里的青稞糜子粥“咕嘟”响,飘出甜香。

    nbsp“先生,这是俺们编的书!”周衡的闺女捧着本厚厚的册子走过来,封面是用桃花布缝的,上面绣着个蒙汉双语的“年”字。册子里面,是孩子们一年来的作业、画稿、捡的树叶和桃核,最末一页,牧仁的儿子画了张全家福:毡房和瓦房并排,烟囱里的烟缠在一起,像两条分不开的线。

    nbsp谢明砚翻到中间一页,看见片干枯的枫叶,正是秋分那天孩子们用来记账的那片,叶面上的蒙语数字旁,不知何时被人添了行汉语小字:“汉蒙是一家”。字迹稚嫩,却看得人心头发暖。

    nbsp莲禾端着刚出炉的桃花酥走进来,酥饼上撒着层白芝麻,像落了场小雪。“牧仁大哥和王大叔在后坡呢,”她笑着说,“说要把孩子们写的蒙汉双语对联,贴在学堂门口,让雪也看看咱的字。”

    nbsp谢明砚往坡下走时,雪已经停了。牧仁和王大叔正踩着梯子贴对联,上联是蒙语的“书声漫坡融雪水”,下联是汉语的“笑意盈门暖岁寒”,横批用红布写着大大的“共”字,被风一吹,猎猎作响。孩子们围着看热闹,巴图的儿子非要给对联上的字描金,结果把“共”字描成了个胖乎乎的娃娃,引得众人笑个不停。

    nbsp“谢大人,您看这雪下的,”王大叔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身上的雪,“明年准是个好年成。后坡那棵桃核发的芽,俺用毡子裹上了,开春保准长得更壮。”牧仁也跟着点头,手里还攥着孩子们塞给他的暖炉,炉身上刻着“汉蒙同春”,是用望胡河的鹅卵石磨的。

    nbsp回到暖棚时,粥已经熬好了。孩子们捧着陶碗,蒙族的孩子往碗里加奶渣,汉族的孩子撒上桃干,彼此交换着吃,嘴里的热气混在一起,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谢明砚看着他们,突然想起刚到望胡坡时,这里的田还是荒的,人心还是隔的,而此刻,雪地里的脚印是混着的,碗里的粥是混着的,连孩子们的笑,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nbsp夜深时,孩子们抱着新织的手套睡着了,手套上都绣着花:蒙族手套上是汉语的“福”,汉族手套上是蒙语的“祥”。谢明砚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雪,雪光映着学堂的影子,像个安安稳稳的家。他知道,这望胡坡的书声,早已不是简单的念书,是把“共”字,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像那棵埋在雪下的桃苗,熬过冬天,就会抽出新枝,一年年,一代代,漫过坡,漫过河,漫过所有人心头的坎。

    nbsp风掠过棚顶,带着雪的清和粥的香,吹得火塘里的柴“噼啪”响,日子还长着呢,这书声,这暖,会一直传下去。

    喜欢。

第327章 奴市惊尘(10)[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