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纱劫血墨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 奴市惊尘(1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年望胡坡的新桃结的。

    nbsp“那老汉的儿子……怕是就在里面。”牧仁的声音哑得像破锣,左脸的月牙疤在阳光下泛着青白,“他去年说要攒钱给娃买匹小马,还让俺教他看马的法子……”

    nbsp王大叔蹲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斧头,是那天在货场找的,斧柄上缠着的红布条,是他孙子去年扎的桃花结。“这斧头是在盐商的柴房找到的,”他声音发颤,“上面的血……怕是那老汉儿子的。”

    nbsp棚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张婶抱着小女儿冲出来,指着远处的官道哭:“是春桃商队的车!俺娘说过,商队能到江南,能帮俺找娃爹!”商队的伙计们跳下车,看见这场景,眼圈都红了——他们上周去江南,确实见着个被拐的妇人,怀里揣着块印桃花的糜子饼,说“俺男人叫张石头,在望胡城卖酥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张婶,”春桃的丈夫走过来,声音难过得很,“俺们找到你男人了,他……他在码头扛活时,为了护着个被拐的蒙族娃,被打死了,临死前还攥着块你做的桃花酥……”

    nbsp张婶手里的襁褓“啪”地掉在地上,小女儿吓得大哭,她却像没听见,只是呆呆地看着官道,嘴里反复念:“他说过,等收了糜子就回来的……他说过……”

    nbsp风卷起地上的桃花瓣,贴在她的蓝布衫上,像点点血痕。谢明砚弯腰捡起襁褓,递给旁边的蒙族妇人,妇人接过时,指尖触到婴儿冰凉的小脚,突然抱紧了,用汉语说:“娃,不怕,以后俺就是你阿娘。”

    nbsp(七)微光破寒

    nbsp惊蛰那日,望胡坡的桃花冒了芽,嫩红的尖儿顶着层绒毛,像群怯生生的娃。被救的妇女孩子们在坡上栽桃树,每人手里拿着棵苗,苗根裹着的土里,掺了点从盐井废井挖来的黑土——牧仁说,“让这些冤魂看着,咱好好活着”。

    nbsp张婶栽的那棵,苗上系着块狼头玉佩,是那个汉族小姑娘给的:“阿娘说,这能护着桃树长大。”她用蒙语数着埋土的次数,数到“五”时,大男孩跑过来,往坑里撒了把糜子种:“蒙族阿爷说,混着种,长得壮。”

    nbsp谢明砚和周衡带着衙役,在周边搜了半个月,又捣毁了三个地下奴市,救回二十多口人,但还有更多的人,像掉进水里的石子,连点涟漪都没留下。他们在共学堂的墙上,画了幅大大的“寻亲图”,蒙汉双语写着失踪者的模样,旁边贴着他们留下的信物:半块桃花酥、一截狼毫笔、磨亮的桃核……

    nbsp“先生,这是俺画的。”王大叔的小孙子举着张画,上面是个蒙族老汉牵着个娃,背景是望胡河,河上的船挂着“共”字旗。“俺阿爷说,画出来,他们就会回来。”

    nbsp谢明砚接过画,贴在“寻亲图”的最上面。风从棚外吹进来,卷起画的边角,露出后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像片沉默的森林。他往坡下望,牧仁正教被救的孩子们放马,那个汉族小姑娘骑在枣红马上,手里挥舞着蒙族阿婆织的红绸,绸子上绣的桃花在风里飞,像团跳动的火。

    nbsp被救的蒙族妇人教孩子们唱草原的歌,汉族妇人教她们绣桃花结,歌声混着针线穿过布面的“沙沙”声,像在缝补那些破碎的日子。火塘里的柴换了新的,是望胡坡的桃枝,烧起来带着淡淡的香,熏得棚里的人眼眶发热。

    nbsp谢明砚弯腰捡起块地上的桃核,上面的“共”字被摩挲得发亮,是上次王大叔的小孙子给的。他往土里埋时,指尖触到点暖意——那是无数双手焐过的温度。他知道,那些被铁链锁住的苦难,不会一夜消失,就像这望胡坡的冰,化得慢,但终究会化;而这些攥在一起的手,这些混着种的土地,这些漫过坡的歌声,会像春芽一样,顶开所有的寒。

    nbsp远处的望胡河,冰彻底化了,绿盈盈的水泛着光,载着春桃商队的船,往江南去,船上的货箱里,除了丝绸和茶叶,还有一叠叠“寻亲图”,图的角落,画着朵小小的桃花,像颗不肯灭的星。

    喜欢。

第328章 奴市惊尘(1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