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风骤坡惊(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春汛疑云
nbsp清明后的第三场雨,淅淅沥沥下了两天两夜,把望胡坡的泥土泡得发黏,踩上去能陷到脚踝。共学堂的暖棚漏了好几处,汉蒙百姓们踩着梯子补棚顶,蒙族汉子递木梁,汉族木匠钉钉子,雨声混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倒比往日热闹了些。
nbsp张婶正和蒙族妇人在棚角翻晒受潮的糜子种,潮湿的种子散发着股淡淡的霉味,得赶紧摊开晾干,不然春耕就误了时辰。“这雨再下,河怕是要涨水了。”张婶用木耙子扒拉着种子,指腹蹭过粒发瘪的糜子,轻轻叹了口气,“去年这时候,望胡河的水就漫过了石桥,今年可别再出乱子。”
nbsp蒙族妇人往火塘里添了块干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她手腕上的链痕泛着浅红:“怕啥?真涨水了,咱汉蒙兄弟一起筑堤坝,去年不就挡住了?”她的目光落在棚外的桃树上,雨水打落的花瓣铺了一地,像层被泡烂的胭脂,“就是可惜了这些桃花,刚开得正好……”
nbsp话没说完,就见王大叔的小孙子举着块油纸包,踩着泥水跑进来,油纸被雨水泡得发皱,里面裹着封信。“谢大人!春桃商队的人冒雨送来的,说是州府回信了!”娃的裤脚全湿透了,冻得嘴唇发紫,却咧着嘴笑,露出两颗刚换的门牙。
nbsp谢明砚正在给受伤的蒙族汉子换药,闻言赶紧接过信,油纸一拆,里面的信纸潮了大半,字迹晕得有些模糊。他凑近火塘边,借着光一行行看,眉头渐渐拧成了疙瘩——信上只说“州府事务繁忙,援兵需半月后才能抵达”,提都没提黑风帮余党的事,末尾还轻飘飘加了句“望地方自行安抚,勿要惊扰百姓”。
nbsp“狗屁!”周衡凑过来看了一眼,气得把手里的药碗往地上一墩,陶碗“哐当”碎成两半,“这是啥意思?让咱自生自灭?”他的胳膊还缠着绷带,一动弹,伤口渗出血来,把白布染了个透,“俺看那州官准是被黑风帮的人买通了!当年赵奎能横行,不就是靠官匪勾结?”
nbsp棚里的人都静了下来,气氛瞬间降到冰点。那个曾被锁在地窖的小姑娘,正坐在角落给狼头玉佩系新绳,闻言突然抬起头,小声说:“俺娘说,官字两个口,咋说都有理……”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根针,扎得每个人心里发疼。
nbsp谢明砚把信纸重新折好,塞进怀里,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半月就半月。”他的声音异常平静,目光扫过棚里的人,“在援兵来之前,咱自己得支棱起来。牧仁,你带些汉子去加固望胡河的堤坝,防着涨水;王大叔,你组织人把剩下的糜子种赶紧种下,误了农时,今年就没饭吃;莲禾,你清点下伤药和粮食,不够的话,让春桃商队再捎些来。”
nbsp众人应声散去,没人再抱怨,只有脚步声和雨声混在一起,透着股沉默的韧劲。张婶看着谢明砚的背影,悄悄对蒙族妇人说:“他这是强撑着呐……昨夜他在坟地站了半宿,眼圈红得像兔子。”蒙族妇人没说话,只是往谢明砚的方向推了推刚烤好的桃花酥,酥饼还冒着热气,香得人心里发暖。
nbsp傍晚雨停时,牧仁带着汉子们从堤坝回来,个个浑身是泥,像从泥里捞出来的。“堤坝加了半尺高,”牧仁用布巾擦着脸,水珠顺着他的下颌线往下滴,“就是河对岸的芦苇荡不对劲,俺们看见几个黑影在那儿晃,穿的不是咱望胡坡的衣裳,倒像是……”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像是黑风帮那伙人的黑袍。”
nbsp谢明砚心里“咯噔”一下,往望胡河的方向望,雨后天晴,河面上飘着层薄雾,对岸的芦苇荡影影绰绰,像藏着无数鬼怪。“他们没敢过来?”他问。
nbsp“没有,”牧仁摇摇头,从怀里掏出块布条,上面绣着半截狼头,和之前黑袍上的记号一模一样,“这是在芦苇边捡的,看着像是新扯下来的,估计是在探咱的虚实。”
nbsp正说着,
第335章 风骤坡惊(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