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元皇帝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魏纪十,从公元262年(壬午年)到公元264年(甲申年),共三年。

    nbsp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壬午年)

    nbsp秋天八月,乙酉日,吴国皇帝册立朱氏为皇后,她是朱公主的女儿。戊子日,又立儿子为太子。

    nbsp蜀汉的大将军姜维打算出兵打仗,右车骑将军廖化就说:“这军队要是不停下来歇歇,一直折腾,最后肯定得把自己给坑了,说的就是姜维你啊。论智谋,你不比敌人强,论兵力,又比敌人少,还连年用兵,没个满足的时候,这怎么能长久呢!”冬天十月,姜维带兵入侵洮阳,邓艾跟他在侯和打了一仗,把姜维打败了,姜维没办法,只好退到沓中驻扎。

    nbsp一开始,姜维在蜀汉算是个外来的,却受到了重用。他连年兴兵打仗,可一直也没立什么大功。这时候,黄皓在朝廷里掌握大权,跟右大将军阎宇关系特别好,还暗地里琢磨着把姜维给废了,让阎宇上位。姜维知道这事儿后,就跟蜀汉皇帝说:“黄皓这人又奸诈又专横,这么下去,国家非被他搞垮不可,赶紧把他杀了吧!”蜀汉皇帝却不当回事儿,说:“黄皓就是个跑腿的小臣,以前董允对他恨得牙痒痒,我也老为这事儿生气,你犯不着为他上心!”姜维一看,黄皓那势力盘根错节的,怕自己话说多了惹麻烦,就赶紧恭恭敬敬地告辞出来了。蜀汉皇帝后来还让黄皓到姜维那儿去道歉。姜维这下心里又害怕又犯嘀咕,从洮阳回来后,就请求到沓中去种麦子,都不敢回成都了。

    nbsp吴国皇帝任命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以前,濮阳兴当会稽太守的时候,对当时还在会稽的吴国皇帝特别好;左将军张布曾经是会稽王身边的督将,所以吴国皇帝一即位,这俩人就特别受宠,掌握了大权。张布负责宫廷事务,濮阳兴主管国家军政大事,他俩靠着阿谀奉承、耍小聪明,相互勾结,搞得吴国人都特别失望。

    nbsp吴国皇帝喜欢读书,想跟博士祭酒韦昭、博士盛冲一起探讨学问。张布觉得韦昭、盛冲说话太直,怕他们进宫陪着皇帝讲学的时候,说出自己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就一个劲儿地劝皇帝别这么做。吴国皇帝说:“我这些年读书,各种书也都大致看了个遍,就是想跟韦昭他们一起温习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这能有啥坏处呢!你就是怕韦昭他们说臣下的坏话,所以才不想让他们进宫。这些事儿,我自己心里都有数,不用等韦昭他们说了我才明白。”张布一听,吓得赶紧谢罪,还说怕耽误了国家大事。吴国皇帝又说:“国家大事和读书学习,这是两码事儿,不会互相妨碍的。我这么做没什么不对的,你却觉得不合适,所以我才跟你解释一下。真没想到你现在掌权了,还对我这样,这可太不应该了!”张布赶紧上表磕头认错。吴国皇帝说:“我就是跟你开导开导,你至于磕头嘛!像你这么忠诚,远近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能有这地位,都是你的功劳。《诗经》里说:‘开头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坚持到最后确实不容易,你可得坚持住啊!”但吴国皇帝怕张布心里还是疑神疑鬼的,最后还是顺着张布的意思,取消了跟韦昭他们讲学的事儿,不让韦昭等人进宫了。

    nbsp谯郡有个叫嵇康的,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华丽,喜欢谈论老子、庄子的学说,还崇尚奇特的行为,行侠仗义。他跟陈留的阮籍、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河内的山涛、河南的向秀、琅邪的王戎、沛地的刘伶关系特别铁,这几个人号称“竹林七贤”。他们都崇尚虚无的思想,对传统礼法那是一点儿都不在乎,整天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对世间的事儿都不怎么上心。

    nbsp阮籍当时担任步兵校尉,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正跟人下围棋呢,对手一看这情况,就想不玩了,阮籍却非要拉着人家把这盘棋下完。下完棋,他一口气喝了两斗酒,然后大哭一声,直接吐了好几升血,人也因为过度哀伤,瘦得皮包骨头。可在守丧期间,他喝酒跟平常也没啥两样。司隶校尉何曾特别讨厌他这样,还当着司马昭的面质问阮籍:“你就是个放纵情感、违背礼教、败坏风俗的人!现在是忠诚贤能的人掌权,讲究名实相符,像你这样的人,可不能任由你这么下去!”然后又对司马昭说:“您一直以孝道治理天下,可现在却任由阮籍在服丧期间,在您这儿喝酒吃肉,这以后还怎么给大家做榜样啊!应该把他流放到边疆去,别让他把华夏风气给带坏了。”不过司马昭很欣赏阮籍的才华,一直护着他。何曾是何夔的儿子。阮咸一直跟姑姑家的婢女好上了,姑姑带着婢女要走的时候,阮咸正陪着客人呢,一看这情况,直接借了客人的马就去追,最后带着婢女一起骑马回来了。刘伶这人特爱喝酒,经常坐着鹿车,随身带着一壶酒,还让人扛着把铁锹跟着,说:“我要是喝死了,就直接把我埋了。”当时那些士大夫都觉得他们几个特厉害,纷纷效仿,把这当成一种洒脱豁达的表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钟会那时候正受司马昭的宠信,听说了嵇康的名气,就跑去拜访他。嵇康呢,大大咧咧地坐在那儿打铁,也不跟钟会客气。钟会要走的时候,嵇康问他:“你听到了啥来的,又看到了啥走的?”钟会没好气地回他:“听到了该听的来的,看到了该看的走的!”就这么着,钟会心里对嵇康记恨上了。山涛当时担任吏部郎,他推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位。嵇康就给山涛写了封信,说自己受不了世俗那一套,还对商汤、周武王这些人有点儿瞧不上。司马昭听说这事儿后,特别生气。嵇康跟东平的吕安关系很好,吕安的哥哥吕巽诬陷吕安不孝,嵇康还出面为吕安作证,说没这事儿。钟会就趁机在司马昭面前说坏话:“嵇康以前就想帮毋丘俭造反,而且吕安和嵇康在世上名气都挺大,可他们言论放荡,对社会风气和教化都有害,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把他们除掉。”司马昭听了,就把吕安和嵇康都杀了。嵇康以前去拜访过隐士汲郡的孙登,孙登就跟他说:“你这人啊,才华是有,但见识不够,在现在这个世道,想不惹麻烦可不容易啊!”

    nbsp司马昭一直头疼姜维老是来捣乱,有个叫路遗的宫廷骑兵主动请求去蜀国当刺客,把姜维给解决了。从事中郎荀勖就劝司马昭:“您现在可是天下的主宰,应该靠着正义去讨伐那些不服从的人,要是用刺客这种手段去对付敌人,这可没法给天下人树立榜样啊。”司马昭觉得他说得挺对。荀勖是荀爽的曾孙。

    nbsp司马昭还想着大规模讨伐蜀汉呢,可朝廷里的大臣大多觉得不行,只有司隶校尉钟会一个劲儿地劝他干。司马昭就跟大臣们解释说:“自从平定寿春叛乱以来,咱们已经休战六年了,这段时间整治军队、修缮武器,就是为了对付吴、蜀这两个敌人。现在吴国地盘大,而且地势低洼潮湿,攻打起来比较费劲,不如先把巴蜀给搞定。三年之后,借着长江顺流而下的优势,水陆一起进攻吴国,这就跟当年晋国灭虢国再取虞国一样,是个好机会。算起来,蜀汉的士兵有九万,驻守成都和防备其他地方的至少得四万,那剩下能打仗的也就五万左右。现在咱们把姜维牵制在沓中,让他没办法往东支援,咱们直接指向骆谷,从他们防守空虚的地方打进去,去袭击汉中。就刘禅那糊涂样,边境的城池一旦被攻破,成都城里的男女老少肯定人心惶惶,蜀汉也就离灭亡不远了。”于是,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地区的军事。征西将军邓艾却觉得蜀汉那边还没露出啥破绽呢,多次提出反对意见。司马昭就派主簿师纂去当邓艾的司马,跟他说明白这事儿,邓艾这才接受命令。

    nbsp姜维知道这事儿后,赶紧上表给蜀汉皇帝:“听说钟会在关中整治军队,打算进攻咱们,咱们应该

第454章 元皇帝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