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孝怀皇帝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寿之前在谯登那儿,谯登就把他送回去了。三府的官员一起上表,推荐巴东监军南阳人韩松当益州刺史,把治所设在巴东。
nbsp一开始,皇帝因为王弥、石勒一直攻打京城附近,就下诏让苟曦统领各州郡的军队去讨伐他们。正好曹嶷攻破了琅邪,往北占领了齐地,势力一下子变得特别大,苟纯只能躲在城里死守。苟曦就回去救援青州,跟曹嶷打了好几仗,把曹嶷给打败了。
nbsp这一年,宁州刺史王逊到任,上表推荐李钊当朱提太守。当时宁州外面被成国威胁,内部又有少数民族叛乱,城里到处都是废墟。王逊日子过得特别简朴,吃穿都很简单,还努力召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一点都不觉得累。几年下来,宁州又恢复了安定。他还把十几个不遵守法律的豪门大族给收拾了,又把曾经带头叛乱的五苓夷给灭了,这下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被他给镇住了。
nbsp汉国的皇帝刘聪因为自己是跳过嫡兄登上皇位的,一直很忌惮他的嫡兄刘恭。趁着刘恭睡觉的时候,他在墙壁上挖了个洞,然后把刘恭给刺杀了。
nbsp汉国的太后单氏去世后,刘聪尊他的母亲张氏为皇太后。单氏年轻漂亮,刘聪居然跟她搞到了一起。太弟刘乂经常劝刘聪别这么干,单氏又羞愧又生气,最后就死了。从这之后,刘乂就渐渐失宠了,但因为单氏的缘故,刘聪还没把他废掉。呼延皇后对刘聪说:“老爸死了儿子继承,这是从古到今的规矩。陛下您继承了高祖的大业,太弟算咋回事儿啊!陛下您要是百年之后,刘粲兄弟估计都得凉凉。”刘聪说:“嗯,我得慢慢考虑考虑。”呼延氏又说:“这事儿拖着拖着就容易出变故,太弟看着刘粲兄弟一天天长大,心里肯定不踏实。万一再有小人在中间挑拨离间,说不定今天就得出事。”刘聪觉得她说得挺有道理。刘乂的舅舅光禄大夫单冲哭着对刘乂说:“关系疏远的人别去掺和关系亲近的人的事儿。皇上心里已经向着河内王刘粲了,殿下您为啥不躲远点呢!”刘乂说:“河瑞末年的时候,皇上考虑到嫡庶的名分,要把皇位让给我。我因为皇上年纪比我大,所以才推让,让他当皇帝。这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哥哥死了弟弟继承,有啥不行的!刘粲兄弟就算长大了,也还是跟现在一样。而且兄弟之间,关系能差到哪儿去呢,皇上怎么可能有那种心思呢!”
nbsp【内核解读】
nbsp这段史料生动展现了西晋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各方势力混战的混乱局面,从中能窥见王朝覆灭前的多重危机与深层矛盾:
nbsp西晋朝廷的绝境与衰败
nbsp军事上的全面溃败:汉赵军队(刘粲、石勒等)长驱直入,洛阳周边防线形同虚设。晋廷征召天下兵入援,却因各方势力猜忌、自保而无人响应,连征南将军山简、荆州刺史王澄的援军也或败或散,暴露了中央对地方军事控制力的彻底丧失。
nbsp内部矛盾的致命内耗:太傅司马越为争权,猜忌苟曦等将领,拒绝刘琨联兵讨敌的请求,甚至在京师危急时率军离开洛阳,带走精锐,导致京城防卫空虚。迁都之议因王衍等大臣的虚浮决策被搁置,朝廷上下陷入“坐待困穷”的绝望。
nbsp民生与统治的崩溃:京师饥困到“殿内死人交横”,盗贼公行,地方官或“婴城自守”,或相互攻伐(如王如、侯脱等流民帅混战),百姓在战乱、饥荒中无以为生,西晋的统治根基已彻底崩塌。
nbsp少数民族势力的崛起与博弈
nbsp拓跋鲜卑的扩张:刘琨为对抗刘虎、白部,引拓跋猗卢为援,虽暂时击退敌人,却导致猗卢以“封邑悬远”为由占据陉北之地,势力大增。这种“引狼入室”的策略,反映了西晋地方势力的虚弱,也为日后鲜卑入主中原埋下伏笔。
nbsp汉赵政权的内部整合:刘聪通过暗杀嫡兄刘恭、控制太弟刘乂等手段巩固权力,虽暂时稳定内部,但宗室相残的隐患已现。同时,石勒在中原地区不断兼并王如、侯脱等势力,南攻襄阳,北联汉赵,逐渐成为独立于汉赵朝廷的强大军事力量,展现了少数民族将领在乱世中的崛起路径。
nbsp地方势力的挣扎与选择
nbsp刘琨与王浚的矛盾:二人因代郡归属问题失和,反映了西晋地方藩镇各自为政、互不相容的困境。刘琨虽有抗敌之心,却受制于实力不足和中央掣肘,最终只能依赖鲜卑势力,陷入“以夷制夷”的被动局面。
nbsp南方势力的自保:山简、王澄等南方将领在援军失败后,或“婴城自守”,或“众散而还”,荆州、扬州等地虽暂时未被战火吞噬,却已形成割据自保的态势,为日后东晋偏安江南埋下伏笔。
nbsp制度与伦理的崩塌
nbsp宗法秩序的破坏:刘聪烝(晚辈与长辈通奸)单太后、暗杀兄长,违背儒家伦理;司马越携帝权威势排除异己,不顾京师安危,体现了西晋门阀政治下“礼崩乐坏”的现实。
nbsp流民问题的激化:王如等流民帅聚众为乱,既是因饥荒所迫,也是西晋政府无力安置流民的结果。他们时而依附汉赵,时而相互攻伐,成为动摇西晋统治的重要力量,反映了乱世中底层民众的绝望反抗。
nbsp整体而言,这段历史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的缩影:中央权威丧失、地方势力割据、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民生凋敝、伦理崩坏,多重危机交织下,西晋的灭亡已不可避免。各方势力的博弈与选择,既推动着历史走向分裂,也孕育着新的政治秩序重构的可能。
喜欢。
第514章 孝怀皇帝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