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集:代代相传的账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他指向1960年的一页,上面记着:“三月五日,售红糖三两给张奶奶,记账。备注:孙儿发烧,需红糖煮姜茶。”后面用很小的字写着:“自己垫付,勿让老人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那时候物资紧张,红糖是凭票供应的。张奶奶家没票,又急着给孙子治病。”老爷子叹了口气,“我把自己的票让给她,怕她过意不去,就记在账上,想着以后忘了也好。”
nbsp苏明远翻到下一页,果然看到几个月后有一行字:“张奶奶还红糖票一张,外加鸡蛋两个。”字迹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像是当时记账的人心情很好。
nbsp“后来呢?”少年追着问。
nbsp“后来啊,改革开放,我从供销社退了休,拿着攒下的钱,还有这个账本,又开了家小百货店。”老爷子指着1983年的记录,“你看,第一笔生意是卖了一瓶酱油,五毛钱。买主是当年赵大户的孙子,他说家里还留着太爷爷写的那张纸条,特意绕路来照顾生意。”
nbsp账本往后,字迹渐渐变得熟悉起来——那是他父亲的字。父亲的字清隽有力,记的账也更规范,分了进货、销售、库存几栏,还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
nbsp“你爹接手的时候,百货店已经改成了超市。”老爷子的声音轻了些,“他是大学生,会用电脑,但每天晚上还是要把账目抄到这个账本上。他说,敲键盘记的账是给税务局看的,写在这上面的,才是给苏家后人看的。”
nbsp苏明远的目光停在2008年的一页上。那页的字迹有些凌乱,像是写得很急。上面记着:“汶川地震,捐物资一批,计五千二百元。”后面没有写收入,只画了一条长长的横线,横线下面是父亲的小字:“国难当头,账可免,心不可亏。”
nbsp他记得那年,父亲把超市里一半的方便面和矿泉水都捐了出去,还关了店门去当志愿者,回来的时候晒得黝黑,手上全是裂口。那时候他还小,缠着父亲问为什么把东西都送出去,父亲只是摸摸他的头,说:“有些账,不能只算赚了多少。”
nbsp再往后翻,就是空白的纸页了。最后一次记录停在2015年,父亲的字迹已经很淡,像是没了力气:“明远十三岁,当知勤俭,当明事理。账本……传下去。”
nbsp那是父亲生病住院前写的最后一笔。苏明远的眼眶有些发热,他赶紧翻到最后一页,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却发现那里夹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抱着个襁褓里的婴儿,笑得一脸灿烂。那是父亲刚结婚的时候,怀里的婴儿就是他。
nbsp“明远,”老爷子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些年,总有人劝我,说现在都用电子记账了,这破账本早就该扔了。可我知道,扔不得。”
nbsp他拿起账本,轻轻拍了拍:“你太爷爷的账本,记着怎么在乱世里活下去;你爷爷的账本,记着怎么在变迁里守本分;你爹的账本,记着怎么在新时代里不忘本。这一本本,不是数字堆起来的,是咱们苏家一辈辈人走过来的路。”
nbsp苏明远抬起头,看到爷爷眼里的光。那光芒里,有太爷爷在火场里的决绝,有太爷爷在旱季里的慈悲,有爷爷在供销社里的坚守,还有父亲在地震后的担当。
nbsp“今天把账本交给你,不是让你学怎么记账。”老爷子把账本递到他手里,“是想让你知道,咱们苏家做了一百多年的生意,没发过横财,没坑过人,靠的不是精明,是心里的那本账。那本账上,记着诚信,记着情义,记着责任。”
nbsp少年双手接过账本,这一次,他觉得那重量里,不仅有纸页和墨迹,还有更沉的东西。像是太爷爷磨破的布鞋,太爷爷独轮车的吱呀声,爷爷柜台后的算盘响,还有父亲关店门时的背影。
nbsp“爷爷,我懂了。”他轻声说。
nbsp“懂了就好。”老爷子笑了,“以后,这账本就归你管了。不用每天都写,什么时候觉得心里有话想记下,什么时候觉得有些事不能忘,就写上去。等将来你有了孩子,再把它传下去。”
nbsp苏明远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账本重新包好红绸。外面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红绸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像是给这百年的故事,又添了新的注脚。
nbsp他把账本放进自己的书包里,感觉那重量像是种嘱托。背上书包的时候,他忽然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做生意,赚的是利,传的是心。”
nbsp堂屋门口的老槐树下,几片地落着。苏明远抬头望了望,觉得那飘落的姿态,像是账本上一个个被郑重写下的字迹,轻轻落在时光里,却在泥土里扎了根。
nbsp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书包里不仅有课本和作业,还有了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一本代代相传的账本,也是一条需要他继续走下去的路。而这条路的尽头,或许就藏在那些泛黄的纸页里,藏在那些被时光磨亮的字迹里,藏在苏家一辈辈人从未变过的心里。
喜欢。
第299集:代代相传的账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