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集:茶摊上的新杯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陶碗茶摊

    nbsp青石板路被初夏的雨浇得发亮,李阿婆蹲在茶摊后,正用粗布擦拭摞得齐整的粗陶碗。碗沿磨得泛白,像圈旧银边,指尖划过能触到细密的纹路——那是十年间无数双手捏握、无数次磕碰留下的痕迹。

    nbsp“阿婆,来碗凉茶!”穿短衫的挑夫放下扁担,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李阿婆应着,转身从陶瓮里舀出凉透的绿茶,茶汤顺着陶碗内壁滑下,泛起细碎的泡沫。挑夫接过碗,指尖扣住温热的碗壁,仰头灌了大半碗,喉结滚动的声响混着茶水下肚的舒爽,“还是您这陶碗喝着得劲,不烫嘴,还稳当。”

    nbsp不远处的街口,新搭起的茶摊正热闹。白瓷杯摞得像座小塔,阳光底下晃得人眼晕,摊主用镊子夹着杯子递茶,吆喝声脆生生的:“刚泡的茉莉花茶,白瓷杯干净,喝完还能看看杯底的花!”有穿学生装的姑娘凑过去,捧着白瓷杯轻轻啜饮,目光落在杯身上的浅纹上,嘴角带着笑意。

    nbsp李阿婆的茶摊没这般鲜亮。一块蓝布搭在木架上,写着“免费凉茶”的木牌边角被虫蛀了个小窟窿,陶碗摆在缺了角的木桌上,连盛茶叶的罐子都是掉了漆的铁皮盒。可总有熟客绕开热闹的白瓷杯茶摊,专程来她这儿——拉黄包车的老张,每天收工必来喝两碗;磨剪刀的王师傅,总把工具箱靠在茶摊旁,边喝茶边跟李阿婆唠家常;还有巷尾的孤老赵大爷,偶尔会拎来半袋自己种的青菜,换一碗温热的热茶。

    nbsp这天午后,苏家的少东家苏文砚路过茶摊。他穿件浅灰长衫,手里攥着本账册,看见李阿婆正给一个穿补丁衣裳的小男孩递茶碗。男孩捧着陶碗,小手刚够圈住碗身,喝得急了,茶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李阿婆赶紧用围裙角帮他擦干净,“慢些喝,不够阿婆再给你舀。”

    nbsp“阿婆,近来生意还好?”苏文砚走过去,目光落在桌上的陶碗上。碗沿的磨损又深了些,有只碗的侧面还裂了道细缝,被李阿婆用竹篾仔细缠了两圈,看着倒像道别致的花纹。

    nbsp李阿婆见是他,连忙起身,脸上堆起笑:“文砚少爷来了,快坐。托苏家的福,凉茶天天都够煮,来喝的人也不少。”她要去舀茶,被苏文砚拦住了,“我不渴,就是路过看看。您这陶碗,用了有些年头了吧?”

    nbsp提起陶碗,李阿婆的眼神软了下来。她拿起一只碗,指尖摩挲着碗沿,“可不是嘛,这还是当年苏老掌柜给的。那会儿我男人刚走,俩孩子还小,我走投无路,在苏家茶庄门口哭,是老掌柜把我叫进去,给了我这副陶碗,还有煮茶的方子。”

    nbsp苏文砚的爷爷苏敬之,当年在镇上做了不少善事。李阿婆的茶摊,就是他资助的第一家免费凉茶摊。他说夏日里穷苦人干活辛苦,能喝上碗凉茶解暑,也是积德。当时李阿婆问他,为啥不用好看的瓷碗,老掌柜笑着说:“瓷碗金贵,磕了碰了,穷苦人心里会不安。粗陶碗结实,摔不碎,喝着也不烫嘴,他们来喝茶,不用怕赔碗钱,才能喝得踏实。”

    nbsp“后来我就守着这茶摊,一晃十年了。”李阿婆把碗轻轻放回桌上,“去年有人劝我换白瓷杯,说看着干净,能多招揽些客人。我去街口看过,那杯子是好看,可我一摸,冰凉凉的,还滑手,不像这陶碗,握着暖乎乎的,心里也稳。”

    nbsp正说着,刚才的小男孩又跑了回来,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窝头,“阿婆,我能再喝碗茶吗?”李阿婆刚要应声,男孩又小声补了句,“我、我没有钱,也没有东西换……”

    nbsp“傻孩子,阿婆的茶不要钱。”李阿婆笑着舀了碗茶,递到他手里,“快喝吧,喝完了回家,别让你娘着急。”男孩捧着陶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阿婆,“阿婆,您的碗真好,我上次在别的茶摊,差点把杯子摔了,摊主爷爷瞪我了。”

    nbsp苏文砚看着这一幕,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想起小时候,爷爷

第338集:茶摊上的新杯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