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集:粮仓里的新地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包递过来,小声说:“苏掌柜,我这布包里是些杂粮,想换点细粮,给孩子煮米糊。”

    nbsp苏敬之接过布包,掂量了一下,递给陈三叔。陈三叔称了称,说:“嫂子,您这杂粮连包重十五斤,除去布包一斤,实重十四斤,能换十二斤细粮。”

    nbsp张寡妇点点头,刚要接布袋,苏敬之却从旁边的粮堆里多抓了两把麦子放进去:“嫂子,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给您二斤,别让孩子饿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张寡妇眼圈红了,哽咽着说:“苏掌柜,您真是好人,我……我都不知道该咋谢您。”

    nbsp“谢啥,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苏敬之笑着说,“快回去吧,别让孩子冻着。”

    nbsp张寡妇抱着孩子,连声道谢,慢慢消失在人群里。小周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有点触动,他终于明白,东家为啥非要用这杆旧秤了。这秤称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对百姓的心意,是让百姓心里踏实的念想。

    nbsp忙到中午,太阳升到了头顶,排队的村民渐渐少了。陈三叔擦了擦额头的汗,把秤杆靠在墙上,对苏敬之说:“敬之,你爹要是还在,看到你这么做,肯定高兴。”

    nbsp苏敬之望着那杆秤,眼神里满是怀念:“我爹当年教我用秤的时候,就告诉我,做买卖要讲良心,尤其是管粮仓,关系到百姓的生计,更不能马虎。这杆秤上的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一份责任,不能丢。”

    nbsp小周在一旁听着,心里豁然开朗。他走到那杆秤前,伸手摸了摸秤杆上的“公平”二字,又看了看旁边的地磅。地磅虽然精准、省力,可它没有温度,没有感情,不像这杆旧秤,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良心和责任。

    nbsp下午的时候,县里的粮站主任来了。他骑着辆自行车,穿着件中山装,进了粮仓就问:“苏敬之,听说你添了地磅,咋不用啊?都什么年代了,还抱着杆旧秤不放,多影响效率。”

    nbsp苏敬之笑着给主任倒了杯茶,说:“主任,地磅我肯定用,平时盘库、调粮的时候用它,快又准。可给百姓放粮,我还是觉得用杆秤好。”

    nbsp“为啥?”主任皱着眉,有点不理解,“地磅多准啊,还能减少纠纷,多好。”

    nbsp苏敬之把那杆秤拿过来,递给主任:“主任,您看这秤杆上的‘公平二字,是我爹当年刻的。给百姓放粮,不只是称重量,更要让他们看着放心。您让他们看着秤星,看着我们一点一点添粮,他们才会信我们,才会觉得这粮食来得踏实。要是用机器,冷冰冰的,他们心里没底,就算称得再准,也觉得少了点啥。”

    nbsp主任接过秤,摸了摸秤杆上的秤星,又看了看外面排队的村民,那些村民脸上带着信任的笑容,一边递粮一边和陈三叔唠家常,气氛热热闹闹的。他忽然明白了苏敬之的心思,这杆旧秤,称的是粮食,暖的是人心。

    nbsp“行,我懂了。”主任把秤还给苏敬之,笑着说,“还是你们考虑得周到。这粮仓交给你,我放心。”

    nbsp送走主任,苏敬之回到粮仓里,看着陈三叔和小周忙着称粮,心里很踏实。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杆旧秤上,秤杆上的“公平”二字和密密麻麻的秤星,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颗颗跳动的良心。

    nbsp天黑的时候,放粮的事终于忙完了。陈三叔把秤仔细地擦干净,用布包好,挂在粮仓的房梁上。小周看着那杆秤,对苏敬之说:“东家,我以后一定好好学用秤,像您和三叔一样,称粮的时候不偏不倚,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nbsp苏敬之拍了拍他的肩,笑着说:“好,只要你记住,秤杆在手里,良心在心里,就永远不会错。”

    nbsp夜风从粮仓的门缝里吹进来,带着麦香,房梁上的秤轻轻晃动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苏敬之望着那杆秤,心里清楚,这杆旧秤,不仅是苏家的传家宝,更是百姓心里的定心丸。只要这杆秤还在,苏家粮仓的良心就还在,百姓的踏实日子就还在。

    nbsp往后的日子里,苏家粮仓的地磅偶尔会用来盘库、调粮,但给百姓放粮时,那杆旧杆秤始终没离开过。村民们都说,看到苏家人拿起那杆秤,心里就踏实,因为他们知道,那秤星照见的,是实实在在的良心,是不会变的本分。

    喜欢。

第384集:粮仓里的新地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