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集:账房里的新台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第二天一早,苏文砚就去了李记纱厂。李记的掌柜听说多付了三十五圆,又惊又喜:“苏少爷,您这账算得也太细了!换了别家,说不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nbsp苏文砚笑着说:“王掌柜,苏记的规矩,错了就得改,不能亏了主顾。”他想起抽屉里的油灯,又补充了一句,“夜里核账时,灯亮着,心里就有数,不敢马虎。”
nbsp从李记回来的路上,苏文砚路过布庄,看见张老板正在给闺女挑布。张老板看见他,热情地打招呼:“文砚少爷,过来坐会儿?我闺女说,就喜欢苏记的棉纱,软和,做嫁妆合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苏文砚走过去,摸了摸货架上的棉纱,确实柔软。他想起账本上记的那些数字,突然觉得,那些数字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有张老板对闺女的疼爱,有王掌柜对生意的诚信,还有爷爷留下的那盏油灯,一直照着他,不让他偏离“良心”这两个字。
nbsp回到账房,苏文砚又把油灯拿了出来,放在台灯旁边。他打开一本新的账册,在第一页写下:“民国十七年秋,灯照字,亦照心。账可改,心不可欺。”
nbsp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台灯的光依旧明亮,油灯的灯芯安静地躺在灯盏里,像是在等着夜里的火苗。苏文砚知道,以后不管账房里添多少新东西,这盏油灯他都会留着——因为它照的不是字,是心,是爷爷的叮嘱,是苏记的本分,也是做生意最该守住的那份真诚。
nbsp往后的日子里,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核账还是写契约,苏文砚总会在台灯旁点上那盏小油灯。有时候老周会问:“文砚少爷,您这油灯都用了这么多年了,要不要换个新的?”
nbsp苏文砚总会摇摇头,指着油灯说:“不用换,这灯芯换了,油添了,就还是原来的灯。就像咱们做买卖,工具换了,规矩不能换;方法新了,良心不能丢。”
nbsp老周听了,总会点点头,然后学着苏文砚的样子,借着油灯的光,仔细核对每一笔账。有时候账房里会来年轻的伙计,看见油灯会觉得新奇,苏文砚就会给他们讲爷爷的故事,讲油灯的规矩,讲“台灯照字,油灯照心”的道理。
nbsp渐渐地,账房里的油灯成了苏记的一个记号。老主顾来对账,看见油灯就会笑着说:“看见这灯,就知道苏记的账错不了。”新主顾来,也会好奇地问起油灯的来历,苏文砚就耐心地讲,讲着讲着,新主顾就成了老主顾。
nbsp又到了秋天,苏文砚的儿子苏明轩也八岁了。和当年的他一样,明轩总喜欢踮着脚,看父亲在梨木桌前核账。有一天,明轩指着油灯问:“爹,这灯没有台灯亮,您为什么不用台灯呀?”
nbsp苏文砚停下笔,把明轩抱到椅子上,指着油灯说:“明轩你看,这灯是爷爷留给爹的,爷爷说,台灯照的是字,油灯照的是心。夜里核账,油灯亮着,就像爷爷在旁边看着,爹不敢算错,也不能算错。”
nbsp明轩似懂非懂地看着油灯,又看了看父亲,突然伸出小手,摸了摸灯座:“爹,那以后我长大了,也能用这盏灯核账吗?”
nbsp苏文砚笑了,把油灯往明轩面前推了推:“当然能。等你长大了,这灯就传给你,你要记住,不管用什么新东西,这油灯得留着,它照的不是字,是心。心要是亮了,账自然就对了,生意也就做长久了。”
nbsp明轩点点头,小手握着灯座,眼睛里映着油灯的火苗,亮晶晶的,像极了当年的苏文砚。
nbsp那天夜里,苏文砚核完账,看着身边熟睡的明轩,又看了看桌上的油灯和台灯。台灯的光稳稳定定,油灯的火苗轻轻跳动,两种光叠在一起,照在账册上,也照在父子俩的脸上。
nbsp他想起爷爷当年的话,想起这些年守着油灯核账的日子,突然觉得,这盏油灯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种传承——是苏记的规矩,是做生意的本分,是做人的良心。只要这油灯还亮着,苏记的账就不会错,苏记的信誉就不会丢,苏记的日子,就会像这油灯里的火苗一样,一直暖下去,一直亮下去。
喜欢。
第389集:账房里的新台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