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思念如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的微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邱家屿的土地上。陈景辰洗漱完毕,习惯性地抻了抻有些僵硬的肩背——昨夜为了核对9楼的钢筋绑扎图纸,他在项目部办公室待到后半夜。空气里还带着露水的清冽,混杂着远处工地隐约传来的混凝土搅拌声,这是他早已熟悉的晨间气息。他戴上安全帽,沿着路边的梧桐树下慢慢走着,叶片上的露珠偶尔滴落,砸在安全帽上,发出细碎的“嗒嗒”声,像极了故乡老宅屋檐下的雨珠声。
nbsp走到临近工地的小学门口时,一阵清脆的读书声突然撞进耳朵里。那声音稚嫩却整齐,像一串被风吹响的风铃,穿过清晨的薄雾,直直地钻进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nbsp陈景辰的脚步猛地顿住,仿佛被无形的线拉住了脚踝。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校门内,围墙上爬满了翠绿的爬山虎,叶片上的露珠在朝阳下闪着碎金般的光。教学楼的窗户敞开着,米色的窗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孩子们低头读书的剪影。那朗朗的诵读声还在继续,一句句,一字字,像细密的针,轻轻扎在他的心上。
nbsp“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nbsp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安全帽的带子,指节微微泛白。眼前的景象忽然有些模糊,孩子们的读书声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年他也是这样,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坐在故乡小学的土坯教室里,跟着老师大声念着这些诗句。那时候的教室没有玻璃窗,冬天漏风,夏天闷热,黑板是用墨汁刷过的木板,粉笔灰总在阳光里飞。可他记得,那时的阳光格外暖,照在课本上,连“鬓毛衰”三个字都透着孩子气的好奇——他不懂什么是“老大回”,更不懂“乡音无改”里藏着的绵长滋味。
nbsp“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nbsp读书声还在继续,陈景辰却觉得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紧,发涩。他低头看着脚下的路,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被往来的脚步磨得光滑,缝隙里钻出几丛倔强的青草。这场景让他想起故乡村口的那条路,也是这样坑坑洼洼,下雨天满是泥,晴天里扬着灰。每次放学,他都和小伙伴们光着脚在上面跑,鞋底的泥块能甩到后脑勺。母亲总在门口的老槐树下喊他:“景辰!回来吃饭喽!”那声音裹着饭菜的香气,穿过炊烟,能把他从田埂的另一头拉回来。
nbsp他算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没听过那样的呼喊了。初一那年,父亲把他送到县城读中学,临走时往他书包里塞了六个煮鸡蛋,一路叮嘱“好好念书,别想家”。他那时憋着一股劲,觉得离开村子是件了不起的事,头也不回地登上了求学之路。他一步三回头,他看见母亲站在村口的老青树下,手在围裙上擦来擦去,直到变成一个越来越小的黑点。那是他第二次离开家,不知道那转身里藏着多少牵挂,更不知道“离别”两个字,会在往后的岁月里,被反复咀嚼出苦涩的味道。
nbsp这些年,他从县城读到市里,又从大学读到工地。脚手架上的铁锈味,混凝土的腥气,取代了故乡的麦香和泥土味。他学会了看图纸,算荷载,辨钢筋型号,却越来越少想起故乡的模样。不是不想,是不敢。工地上的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催着人往前赶,今天的安全检查,明天的材料验收,后天的浇筑计划……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挤走了思念的缝隙。他总安慰自己:等这个项目结束,等忙完这阵子,就回家看看。可项目一个接一个,“这阵子”总也忙不完。
nbsp去年老家过十月节,工地上赶工期,他主动留下值班。他跟母亲开的视频通话,家人们、朋友们三五成群的一起喝酒聊天,视频里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陈景辰盯着手机,起身给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对着手机里母亲发来的视频发呆。屏幕里,父亲的背更驼了,母亲眼角的皱纹又深了些,老屋里的年画还是前年他买的那张。母亲举着手机在屋里转了一圈,絮絮叨叨地说:“你爸腌了你爱吃的牛肉干巴,挂在梁上呢
第419章 思念如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