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0章 纸上的硝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兵团来信像一根投入深潭的竿子,搅动了李云龙看似平静的养伤生活。那封信,尤其是关于“总结经验”的要求,在他脑子里扎了根,再也无法忽视。他不再满足于每天只是盯着帐篷顶发呆,或者被动地接受外界的消息。一种新的焦灼感在他心底滋生——他必须做点什么,为了那些死去的弟兄,也为了未来可能避免更多无谓的牺牲。

    nbsp然而,行动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难题。他需要纸和笔。在医院里,这两样东西比药品还稀缺。试探着向护士开口,得到的只是无奈的摇头和一句“首长,咱们这连正经病历纸都紧缺,哪有多余的”。

    nbsp就在他一筹莫展时,王根生又一次像及时雨般出现了。听说了李云龙的难处,这个老侦察兵嘿嘿一笑,拍了拍胸脯:“师长,您等着,俺有办法!”

    nbsp第二天,王根生就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弄来了一沓粗糙发黄、边缘毛糙的纸张(像是从废弃报表或者宣传册上拆下来的),还有几支削得短短、一看就是被人用到几乎捏不住的铅笔头。

    nbsp“凑合用,师长。”王根生把东西塞给李云龙,脸上带着点小得意,“俺跟文书股那小子掰手腕赢来的。”

    nbsp李云龙没问具体细节,只是重重拍了拍王根生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nbsp工具有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写?李云龙握着那短短的铅笔头,感觉比抡大刀还费劲。他识字不多,当年在红军队伍里扫盲班学的那点文化,这么多年过去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很多字只会说不会写。更麻烦的是,他习惯了发号施令、现场指挥,要把脑子里那些血火纷飞的场面、那些瞬息万变的战术选择、那些错综复杂的敌我态势,变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简直难如登天。

    nbsp他憋了半天,在纸头上歪歪扭扭写下了“无名高地战斗经过”几个字,然后就卡住了。怎么写?从哪儿开始写?敌我兵力火力对比?阵地编成?战斗详程?经验教训?他脑子里一团乱麻,无数画面和声音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的炮击,战士们嘶哑的呐喊,美军坦克履带的碾压声,邢志国模糊的呓语,小通讯兵固执的眼神,还有那冰冷彻骨的绝望……

    nbsp他烦躁地扔下铅笔,一拳砸在床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帐篷里其他伤员都吓了一跳,惊讶地望过来。

    nbsp“妈的……”李云龙低声骂了一句,胸口剧烈起伏。他意识到,总结战斗,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重新经历一遍那场炼狱,甚至需要更冷静、更残酷地去剖析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些可能存在的失误和无奈的选择。

    nbsp接下来的日子,李云龙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他不再无所事事,而是整天皱着眉头,对着那沓黄纸苦思冥想。他尝试着用最笨的办法,先从记得最清楚的片段写起,不管顺序,不管字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个字不会写就画个圈或者问别人。

    nbsp于是,帐篷里经常出现奇怪的景象:李云龙一会儿抓着铅笔头奋笔疾书(虽然字迹歪斜如同鬼画符),一会儿又盯着虚空发呆,眼神锐利得吓人;一会儿又把王根生或者认识字的伤员叫过来,问某个字怎么写;甚至有一次,他因为回忆一个战术细节是否准确,和隔壁床那个人民军军官激烈地比划争论起来,虽然语言不通,但两人居然靠着战场共通的手势和表情,勉强交流了起来。

    nbsp那个肺叶受伤的战士,识得一些字,偶尔能帮李云龙写几个复杂的词。那个冻伤截趾的小战士,虽然帮不上忙,却总是默默地把自己的小凳子搬到李云龙床边,让他放纸笔方便些。小小的帐篷,因

第420章 纸上的硝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