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9章 余波与晨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李云龙的心态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他不再焦虑于转运名单,不再烦躁于漫长的康复期。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一是积极配合治疗,更加刻苦地进行康复训练,咬着牙忍受剧痛,一次次地尝试活动伤腿,增加坐起的时间;二是更加深入地思考战术问题。

    nbsp首长的肯定激发了他更大的热情。他开始在脑子里推演,如果再次面对美军的重型坦克集群和立体火力,在有了坑道工事和更多反坦克手段(哪怕只是理论上的)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组织防御,如何协同兵力,如何抓住战机进行反击。他让赵永胜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后来参加进攻战斗的每一个细节,与他守防御的经验进行对比印证。

    nbsp他甚至开始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志愿军的优势在于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但如何弥补火力和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情报和通信体系?如何减少非战斗减员,尤其是冻伤?这些思考,已经超越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触及到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边缘,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来源于“程铁柱”那个时代的模糊概念。

    nbsp他让王根生想办法又弄来了一些纸,虽然质量更差,但他不在乎。他开始记录这些新的思考,字迹依旧歪斜,但思路却越来越清晰。他写下的,不再仅仅是一份战斗总结,更像是一份基于血火经验的、对未来作战的建议书。

    nbsp赵永胜成了他最积极的听众和讨论者。这个老兵虽然文化不高,但实战经验丰富,往往能提出一些接地气的、实用的想法,或者指出李云龙某些过于理想化的推演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两人常常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又一起陷入沉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帐篷里的其他伤员,虽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战术推演,却都喜欢听他们争论。那激烈的思维碰撞,那全神贯注的神情,那对未来战斗的认真准备,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每一个人,让他们觉得,即使躺在这里,他们也并未远离战场,他们依然在以一种方式参与战斗。

    nbsp天气依旧寒冷,但白日明显变长了一些。正午的阳光带来的暖意更加真实,帐篷门口的积雪融化得更多,虽然夜晚依旧会冻结,但冻结的冰层越来越薄。

    nbsp李云腿上的石膏,似乎也不再是那么令人绝望的禁锢。医生在一次检查后,甚至表示,如果恢复情况持续良好,或许可以考虑提前拆掉石膏,换成夹板固定,以便进行更进一步的康复活动。

    nbsp希望,如同石缝中顽强钻出的嫩芽,虽然微弱,却真实地存在着。它不再依赖于渺茫的转运名单,而是源于内心的充实和对未来的明确期待。高级将领的探视如同一道强烈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前路,而随后而来的这些细微变化,则像持续燃烧的炭火,慢慢地、坚定地温暖着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驱散着严寒和迷茫。

    nbsp李云龙知道,距离他重返战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经清晰地看到了那条路,并且正一步一步,艰难却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挪动。每一天的康复训练,每一次的战术思考,都是在为那一天的到来积蓄力量。

    喜欢。

第429章 余波与晨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