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淬炼之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秃鹫走廊”战斗的硝烟尚未在电波中完全散去,研究室内的气氛却已从高度紧张的临战状态,转入了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务实的战后复盘模式。没有时间沉浸在胜利的欣慰或失利的沮丧中,更重要的是从刚刚结束的血火实践中汲取养分。

    nbsp大量的战后报告、伤亡统计、装备损耗清单以及前线指挥员的初步总结,如同雪片般通过电话、电台和通讯员被送到矿洞深处的这张大桌子上。纸张堆叠如山,上面沾着汗渍、甚至偶尔还有未能完全擦去的血点,无声地诉说着战斗的残酷。

    nbsp吴主任立刻组织全体研究员,投入了紧张的梳理和分析工作。每个人负责一块:有的专门分析敌军战术细节的变化,有的统计各类工事在炮击下的存活率,有的研究步炮协同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案例,有的则重点关注伏击战术的得失与改进空间。

    nbsp李云龙自然是这场总结的核心。他几乎扑在了那堆杂乱却无比珍贵的材料上,那双曾经紧握驳壳枪和大刀的手,此刻用力地握着铅笔,在一张巨大的态势图上不断标注、修改、添加注释。他的伤腿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僵硬疼痛,但他浑然不觉。

    nbsp“这里,”他用铅笔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标注的一个伏击点,“报告说成功了,炸毁坦克两辆。但为什么后续撤退时伤亡这么大?看看地形!撤离路线选择有问题,过于暴露在侧翼高地的敌军机枪射界下!当时怎么没考虑到?”

    nbsp旁边负责分析伏击战术的年轻参谋脸色一红,嗫嚅道:“当时……当时主要考虑隐蔽性和攻击突然性,对撤离路线的纵深掩护确实估算不足……”

    nbsp“估算不足?”李云龙眉头紧锁,“这是要命的事!下次标注伏击点,必须把撤离路线和掩护方案作为首要考虑条件!一击即走,走不掉,就是送死!”

    nbsp他又拿起一份关于反坦克壕的报告:“网状壕沟起了作用,拖延了敌人至少一个小时。但是深度不够!特别是冻结层以下挖掘深度不足,对潘兴坦克(M26)的阻滞效果不明显!下次必须强调,宁可少挖十米长,也要多挖半米深!还要在壕底预埋更多的爆炸物和障碍!”

    nbsp他的批评直接而尖锐,毫不留情面,但每一个指责都基于铁一般的事实和血淋淋的教训。研究员们开始有些不适,但很快便意识到,这正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来自实战最前沿的、不带任何水分的检验和反馈。

    nbsp讨论变得异常激烈。常常为了一个数据的解读、一个战术动作的优劣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一次,争论的焦点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如何解释刚刚发生的现实,以及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nbsp李云龙不再是那个孤立的“异类”,他成为了连接“理论”与“实践”、“计划”与“结果”的关键节点。他逼着那些习惯于宏观分析的研究员去关注散兵坑的深度、单兵携带的弹药基数、步话机在炮火下的有效通讯距离这些最微观、却往往决定生死的细节。

    nbsp同时,他也从秀才们那里学习如何更系统、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如何用数据和支持论点,如何将零散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术原则。这是一种痛苦的磨合,却也是一种高效的互相淬炼。

第438章 淬炼之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