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远亲近朋之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明日拔营,当能合兵于寻阳地界。”

    nbsp言罢,又谓赵林曰:“柏轩家眷自会随船同归。”

    nbsp赵林颔首,也不多问。

    nbsp关张许久不见,聚首大帐叙兄弟之情,赵林则是见到关平也随军而来,遂搬了胡床与关平坐在帐帘之下,看着帐外士卒收拾器械,闲谈。

    nbsp二人年少时皆寄养在刘备宅邸,一同习武学艺,及至关平十之六七,先去了关羽军中听用,后来阿斗降生,刘封与赵林也先后出府入了军伍。

    nbsp一众少年中,原身与关平最为要好。

    nbsp关平稳重,少有老成,原身则木讷寡言,勤奋。

    nbsp二人常结伴切磋,彼时关平年长,多胜赵林。

    nbsp“坦之兄,最近可与公仲兄往来?”

    nbsp关平道:“父亲命其屯兵编县,为兄回江陵时,曾见过一面。”

    nbsp赵林道:“编县?二伯这是将他发配了?”

    nbsp关平无奈道:“父亲不喜公仲,曾言‘螟蛉之子,不可擢任要地。”

    nbsp赵林闻言,不置可否,要说刘封不去救关羽,虽是不智,但也是人性如此。

    nbsp这要搁赵林身上,恐怕还得背后捅一刀子。

    nbsp“他毕竟是大伯假子,向日禅弟诞生,公仲兄早表明不争嗣子之位...”

    nbsp关平闻言,摇头道:“公仲志在疆场,这些年来虽官职封赏不曾落于人后,却终究无兵事任之,往后...恐也无领兵之机。”

    nbsp赵林道:“兄长与公仲颇为亲厚,何不劝他一劝?”

    nbsp关平问道:“如何劝?”

    nbsp赵林道:“公仲兄有意沙场建功,奈何身份所累,不得兵权。

    nbsp何如劝他去往成都,面见大伯而辞刘姓,改回寇氏,如此再无假子之名拖累,岂不自由?”

    nbsp关平闻言,摇头道:“早在新野之时,公仲便有此意,奈何大伯不允。”

    nbsp赵林却笑道:“往日不允,乃无人说以厉害,此番却是不同。”

    nbsp关平奇曰:“贤弟何出此言?”

    nbsp赵林附身,手指相谈甚欢的关张,言道:

    nbsp“三伯有意劝汝父同去成都,与大伯叙兄弟之情,若能使我二伯为刘封说项,大伯必然应允。”

    nbsp关平问曰:“三叔欲往成都,或可成行,我父须镇荆州,怕是不会与三叔同去。”

    nbsp赵林却道:“兄长不知,此番去成都,可并非只为叙私情,亦为国家大事。

    nbsp三伯劝说不动,自有诸葛孔明说之。”

    nbsp言罢,见关平面露疑惑之色,遂又解释道:

    nbsp“大伯新得益州,必治于成都,文武官吏皆选才于川蜀,我等旧人多居于荆州,早晚必与益州分派对立。

    nbsp二伯三伯乃旧人之首,若能往成都一行,说大伯分调益州世家之人来荆州任职,再调荆州文武数人入川为官。

    nbsp如此两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待时日长久,成远亲近朋矣,虽不能消两派分立之势,却也有所缓和。

    nbsp届时,荆州之属多有家眷在川,川中之属亦有家眷在荆,川危则荆必忧之,荆危则川必救之,两地连为一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nbsp关平闻言,细细思之,赞曰:“贤弟高论!”

    nbsp话音刚落,忽闻张飞哈哈大笑曰:“二哥,如何?”

    nbsp赵林循声看去,只见不知何时,关张已悄然来到赵林身后,将方才二小辈言论听了个真切。

    喜欢。

第331章 远亲近朋之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