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1章 :垂拱而治,蹉跎朝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野的李白想在朝,在朝的李白想在野。

    迟迟等不到调迁,李白自感仕途无望,也就愈发贪杯嗜酒、蹉跎朝市。

    除了酒醉失态,肆意妄为,李白的诗作也不似之前那般清雄奔放、光明洞澈,慢慢流露出怨尤之情。

    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从《玉阶怨》到《怨歌行》,从到《妾薄命》到《长门怨》,或忧谗畏讥,或怨尤失望,李白借着抒写宫人的愁怨情思,发泄着满心的愤懑。

    而这些,都被有心之人告到了御前。

    其实李林甫和其他同僚对他的诽谤和排斥,李白心知肚明,却不愿去圣前辩解。

    在李白看来,李林甫闭塞言路,排除异己,皇帝却对他百般宠信,任其大权独握,实非明君所为。

    他之所以口无遮拦,就是想引起皇帝的注意,哪怕是申饬责罚……

    为人君者,不察不明,以天下权柄,假手他人,以垂拱为名,实则怠政——终于,李白的狂言乱语被同僚添油加醋传到御前,李隆基郁闷了。

    御座之下,天威咫尺。

    若是换了旁人,他早就龙颜大怒,但对于李白的牢骚,他还是忍了。

    在李隆基看来,正是自己二十多年的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才有了如今的国富民强,太平盛世。

    眼下政治清明,无需事事躬亲,为何不能垂拱而知?何况,自己并非怠政,而是知人善任。

    自他登基以来,任用的宰相各有所长。

    姚崇尚通,宋?尚法,张说尚文,张九龄尚直——如今的李林甫虽无大才,但擅长吏治;虽有些妒贤嫉能,却瑕不掩瑜。

    毕竟政事繁杂,年近花甲的李隆基有些力不从心,无法事事亲为。

    相较于李白那夸夸奇谈、不切实际的宏图伟业,他更需要李林甫这样一个实干家,让自己不至被俗务缠身,能有片刻清闲。

    李林甫执宰经年,条理众务,增修纲纪,唐庭政令运转顺畅、有司之事有条不紊,确是当下之能臣,也是他的得力帮手。

    所谓帝王有术,为防止李林甫一权独大,李隆基当然也有所打算。

    其实从开元初年起,由于用人标准的差异,朝中逐渐形成“文学”、“吏治”两派。

    这些年,随着朝局国势变动,两派也是此消彼长。

    张九龄身为“文场之元帅”,文学诗词极佳,尤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最为世人称道。

    然而,张九龄被罢相之后,“文治派”彻底失势,李林甫的“吏治派”一家独大。

    原本李隆基是想提拔李白上位,重振“文治派”,和“吏治派”分庭抗礼,互相掣肘——奈何,李白让他失望了。

    张说、张九

第1181章 :垂拱而治,蹉跎朝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