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弃农经商,勤劳致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小峰可不这么想,他说:“现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普遍富裕了,有钱了,钱多买东西就多,做生意必定赚钱。我不会一辈子指望你种田养家、养活我的。”他找到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办了一万元贷款,又联系到一家供货商,交付部分定金,先供货,售后再付款,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商品批发部,批发兼零售,野心勃勃地做起生意来。他每天从早忙到晚,夜里还营业到十二点,天一亮又早早开门营业。你别看这小子种田不行,嫌苦怕累,又缺乏耐心,如今经商就像他以前上学读书一样,倒有股子干劲,而且有耐心,有头脑,不怕吃苦,瞄准市场,抓住商机,眼疾手快,说干就干,什么赚钱就卖什么。他还不断研究生意经,遇到节日搞点打折促销活动,吸引顾客,因此营业额大增。两年干下来,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净赚一万多元,成了方圆几十里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万元户在当时的苏北农村可算得上大富豪!全乡四五万人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家,光荣得很!当干部的怎样?一个月百吧几十元的工资,一年千吧块钱,除去吃饭穿衣,年底能结余一两百元已经很不错了。他的一个考取师专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在乡里一所初中任教,为了结婚,还来向他借钱。他拿一千元给这同学,这同学只拿了四百,说拿多了还不起。
解放后中国人的意识中一向是谁穷谁光荣,谁富谁狗熊,所以工人、贫下中农最光荣,地主资本家最狗熊。谁要有个工人或者贫下中农家庭成分,那可就值钱了政府照顾,百姓羡慕,还延及子孙,入党入团、参军提干、报考学校都有照顾,光荣得很!给个秀才也不换。所以人们出门出差穿补丁衣服不但不觉得难看,寒碜,反而觉得光荣、时尚。如今改革开放了,竟然翻了个过,谁富谁光荣,谁穷谁狗熊。那些有海外关系的人家,以前讳莫如深,提都不敢提,生怕政府干部知道受连累,给戴个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挨批斗,还影响子孙后代背黑锅,影响前途,因此讳莫如深,生怕被揭露出来。如今有海外关系竟成了莫大光荣,无论城市乡村,纷纷传扬,昨天传说某人从美国寄来多少美元,今天又传说某人从香港回来了,带回来多少港币,说的人津津乐道,听的人啧啧赞叹,羡慕得很!就连当乡村干部的也到处打听谁家有海外关系,可以来家乡投资办厂,从而带动家乡经济腾飞、脱贫致富,他们自己也可以作为政绩炫耀,进而得以提升。富,不再是坏事,万元户更是荣耀,就像旧社会的大财主,新社会的英模人物一样受人尊重,敬仰。穷,倒成了懒惰和无能的代名词,人们听了生厌,招惹耻笑,连儿子找对象都大受影响。所以如今就连普通人出门也羞于穿补丁衣服,怕丢人,都拣最体面、最时髦的衣服穿,满大街穿红着绿,五彩缤纷,光彩照人,一个个神采飞扬,神气十足!再没有人说那些“思想挂帅”、“阶级斗争”、“封资修思想”之类的名词,代之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包产到户”、“医贫致富”之类的新潮时尚词语。
乡里的书记、乡长等领导干部思想改变得更快,他们见本乡这个过去的穷乡僻壤,年年吃救济、要贷款的地方,如今竟也出现了几家万元户,认定是他们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胜利,大功绩,十分振奋、高兴,立即认识到,这可是全乡四五万人口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全乡人民共同学习的好榜样,县委号召大力宣传的典型,当然,也是他们这些地方父母官辛勤工作、勤政爱民的丰功伟绩的最好见证;因此乡里决定立即在镇上的影剧院召开全乡各行各业千人代表大会,大张旗鼓宣传表彰这些致富带头人,给他们披红戴花,还要请上台讲话,介绍勤劳致富经验,以便向全乡推而广之,号召全乡人民向他们学习。叫谁发言呢?经商致富是好手,没有文化,上台讲话未必能说出符合当今政策、引领人民脱贫致富,又符合领导心意的道理来。几个人推来推去就数王小峰是高中生,学历高,有文化,李乡长当即决定由王小峰代表万元户发言。
王小峰自从父亲工伤致残辍学回家务农,心情郁闷,万念俱灰,一直少言寡语,低调做人;不想遇到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行富民政策,他弃农经商,抓住商机,精心经营,两年致富,竟成为万元户!如今领导看重,视为模范,推向全乡,万人瞩目,这让他惊喜万分,荣耀万分,感慨颇多,心里正有许多话要借此倾诉一番。他连夜书写发言稿,历数自己的远大理想,坎坷经历,成功道路,致富经验,千般努力,万般感慨,洋洋洒洒,不下万言,一时尽上笔端。次日登台发言,赢得一片热烈掌声。李乡长大加赞扬,带头鼓掌,号召全乡人民学习王小峰的榜样和勤劳致富经验。
中午,乡领导在全镇最大最豪华的饭店设宴招待万元户,正副书记,正副乡长,主任,助理、干事,全部出动。平日里他们自觉是领导,高人一等,今日也纷纷放低身价,分别向万元户敬酒,极尽溢美之词,频频赞扬,把万元户吹捧到天上。吃罢喝罢,临走每个万元户还颁发一块“勤劳致富带头人”的光荣匾。王小峰在此之前,一直是个穷学生,穷农民,默默无闻,哪天有过如此荣耀?今天受此殊荣,实在有些受宠若惊、飘飘欲仙的感觉。他一路胸戴红花、手捧“勤劳致富带头人”的光荣匾,高高兴兴回到柳树林村,回到家中,引起许多人驻足观望,“啧啧”称赞。大家都说:“如今真是世道变了,这么个破落家庭、穷小子,也能成为万元户,受到乡政府领导宴请、表扬!”从此,王小峰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致富好”,人只要有了钱,什么名誉、地位、溢美之词,珍贵的东西,都可以买到获得。
:。手机版网址:
第18章 弃农经商,勤劳致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