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余波未平,新影初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芊芊小说]https://m.qianqian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砚之将最后一个行李箱塞进后备箱时,天边正滚过一团厚重的积雨云。青溪镇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掠过“瑞兴典当行”的木门——那扇门如今已被新主人重新漆过,乌亮的漆面上,铜锁反射着冷光,再无昔日缝隙里透出的檀香。nbsp“还在看?”婉娘的声音从副驾驶座传来,她正低头擦拭那枚银质梅花镯,阳光透过车窗落在镯身,将“归位”二字映得格外清晰。“掌柜说,新主人是个研究古镜的学者,倒也算物归原主。”nbsp沈砚之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发动汽车的瞬间,后视镜里闪过一道微光。他猛地回头,只见典当行门口的石阶上,不知何时站着一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手里拄着的拐杖顶端,镶嵌着一块与青铜符牌纹路相似的玉石。老人见他看来,微微颔首,随即转身走进了巷弄深处。nbsp“怎么了?”婉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巷口空空荡荡,只有风吹过墙角的呜咽声。nbsp“没什么。”沈砚之收回目光,踩下油门。车子驶过青溪镇的石板路时,他注意到镇口的老槐树下,那个研究古镜的年轻学者正蹲在地上,对着一块刚从寒潭旧址运回来的青铜碎片出神。碎片边缘的莲花纹,缺了一角。nbsp***车子驶入高速后,婉娘从包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相册。相册是昨天在典当行阁楼找到的,封面已经褪色,里面贴着几十张老照片——有民国时期穿长衫的青年与旗袍女子的合影,背景是寒潭边的老槐树;有八十年代穿的确良衬衫的男女站在青石镇的牌坊下,男子手里拿着半块模糊的铜牌;最后一页是张空白相纸,角落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第74次,等一个晴天。”nbsp“74次……”婉娘的指尖在字迹上轻轻划过,“逸尘的轮回录只记到73次,这是……”nbsp沈砚之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他想起离开前,那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拐杖上的玉石——玉石的纹路,与他记忆中青铜匣锁扣处的凹槽完全吻合。“或许,不是所有执念都归了位。”他轻声说,“就像那枚缺角的莲花纹碎片。”nbsp婉娘将相册合上,放进随身的包里:“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该往前看了。”她看向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远处的城市轮廓越来越清晰,“你联系的博物馆那边,说定了下周去做文物鉴定?”nbsp“嗯,他们对寒潭出土的青铜镜碎片很感兴趣。”沈砚之转动方向盘,车子驶离高速,汇入城市的车流,“那个研究古镜的学者也会去,说想和我们聊聊镜渊的事——当然,他不知道镜渊的真名,只当是寒潭底的古镜阵。”nbsp话音未落,车载电台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杂音,随即传来一段断断续续的播报:“……本市博物馆今日收到一批来自青石镇的文物,其中一面唐代青铜镜在开箱时出现异常……镜面自动浮现出模糊人影……专家称可能是镜面反射造成的光学现象……”nbsp沈砚之和婉娘对视一眼,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nbsp***三天后的博物馆鉴定室里,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青铜锈蚀的气息,弥漫在密闭的空间里。十几个玻璃展柜沿着墙壁排列,里面陈列着从寒潭旧址出土的文物:断裂的骨链、锈蚀的铜钥、刻着云纹的陶罐……最中央的展柜里,放着那面引发异动的唐代青铜镜。nbsp镜面直径约半米,边缘雕刻着缠枝莲纹,正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凹槽,大小与沈砚之曾经拥有的青铜符牌完全吻合。此刻,镜面蒙着一层薄薄的防尘布,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学者围在展柜旁,低声讨论着什么。nbsp“沈先生,婉娘小姐,你们可算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学者迎上来,正是青溪镇那个研究古镜的年轻人,胸牌上写着“林墨”。“这面镜子太奇怪了,昨天开箱时,我们明明没人站在对面,镜面上却映出了两个人影——一男一女,穿着像是……潜水服?”nbsp沈砚之的心沉了下去。他走到展柜前,示意林墨掀开防尘布。布帘落下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镜面里果然映着两个人影,正是穿着潜水服的他和婉娘,背景是寒潭底布满青铜镜碎片的通道。nbsp“这不可能!”一个老教授推了推眼镜,伸手摸向镜面,“镜面是冷的,没有温度,怎么会……”nbsp他的手指刚碰到玻璃,镜面里的人影突然动了。沈砚之看见镜中的自己正举着青铜符牌,对准镜面,而镜中的婉娘则将玉佩贴在镜面上。现实中的沈砚之和婉娘下意识地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当他们的手隔着玻璃第366章 余波未平,新影初现[1/2页]